DROUOT
7月 2日 星期二 : : 14:00 (CEST)

考古 - 伊斯兰和印度艺术

Ader - +33153407710 - Email CVV

Salle 2 - Hôtel Drouot - 9, rue Drouot 75009 Paris, 法国
Exposition des lots
samedi 29 juin - 11:00/18:00, Salle 2 - Hôtel Drouot
lundi 01 juillet - 11:00/18:00, Salle 2 - Hôtel Drouot
mardi 02 juillet - 11:00/12:00, Salle 2 - Hôtel Drouot
画廊信息 拍卖条件
实时Live
注册
295 结果

编号 205 - Shâh Tahmâsp 和 Humâyun 之间的觐见场景,伊朗 qâjâr,已签约并注明日期 1855 年 彩绘、镀金和上漆的纸浆装裱,描绘了在一个向外开放的亭子里的觐见场景,萨法维王朝的国王和他的莫卧儿客人跪在中央的地毯上,几位贵宾或站或跪,两位舞者在前景中。场景周围有书写着图卢特诗句的刻线。在刻线之间有圆形奖章,奖章上刻有日期为伊斯兰历 1272 年 11 月 10 日星期五/1855 年 11 月 20 日的字样,并注明了阿加-米尔扎-纳赛尔工作室。 正面尺寸:35.5 x 53 厘米;整体尺寸:49.8 x 68.3 厘米 严重损坏,有裂缝、小缺口和堵塞。 一个 qalamdan 笔盒,带 gol-o-bolbol 装饰,伊朗,20 世纪;长:26 厘米,小事故。长:26 厘米,有小事故。 这个萨法维王朝第二任国王(1524-176 年在位)觐见莫卧儿王朝第二任皇帝(1555-1556 年在位)的场景,灵感来源于伊斯法罕王宫 Chehel Sotoun 馆宴会厅墙壁上的一幅壁画,这幅壁画建于 17 世纪。这次会面具有历史意义:它发生在 1544 年 7 月,标志着沙赫-塔赫马斯普在失去王国后对他的同代人给予了保护。这一场景启发了许多印度和波斯艺术家。莫卧儿王朝一个有名的例子是 Sanvala 于 1602-03 年绘制的对开本《Akbarnâmeh》插图,保存在伦敦大英图书馆(Or. 12988,页 98r)。另一个卡贾尔的例子是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收藏的装订板(Acc.no.VR-200),也是用纸浆制作的。 描绘伊朗国王塔赫马斯普和胡马雍觐见的卡扎尔纸浆板,有签名和日期

估价 1 000 - 1 200 EUR

编号 210 - 印有内扎米《坎塞》场景的盒子,伊朗qâjâr,19世纪 四脚盒子,带铰链插座盖和金属把手。盒身两侧均饰有彩绘、镀金、镀银和上漆的纸质装饰。盒盖上有几个使用猎鹰、马刀、弓和步枪狩猎的场景,猎人在狗群的陪伴下步行或骑马攻击各种猎物,包括鹿、狮子和野猪。包装盒的侧面是奈扎米的作品《康塞》中的几个动画场景:从诗歌《科斯罗和希琳》中,我们可以看到萨珊王朝国王科斯罗二世发现他心爱的希琳在如厕的场景,或者法哈德应对手科斯罗的要求在山中开凿道路的情节。在《哈夫特-佩卡尔》中,我们认识了女仆菲特娜(Fitnah),她肩上扛着一头牛,给国王巴赫拉姆-古尔(Bahram Gur)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他场景包括各种人物、骑手、女骑手和一位面容狰狞的圣人,以饰章中的女性肖像作为点缀,并以镶边和带有镀金植物装饰的飞花隔开。盒子底部绘有红底镀金叶子和动物图案。盒内涂成绿色,盒盖内侧绘有一群苦行僧正在与一位戴着王冠的君主进行讨论,在场的还有一位毛拉和一位士兵,背景中勾勒出一座宫殿,周围是赭色背景上黑色绘制的各种动物。 21 x 41 x 28.5 厘米 有些意外,有些修饰,有些地方涂过。 装饰有伊朗 Nezâmî 的 Khamseh 场景的卡扎尔纸盒,19 世纪 这个盒子侧面描绘的场景取自波斯诗人奈扎米(卒于 1209 年)著名的《坎塞》。虽然这部作品启发了许多波斯艺术家,但在这种类型的漆盒上选取诗歌中的多个场景却十分罕见。在已知的此类豪华漆盒中,没有确切文学或宫廷背景的狩猎场景更为常见。例如,戛纳卡斯特博物馆收藏了一个同样形状的盒子,上面装饰着法特-阿里-沙伊-卡贾尔(Fath 'Alî Shâh Qâjâr)和狩猎场景(2008.1.124)。Shirîn沐浴的场景可能是 Nezâmî 诗中最著名和描绘最多的场景,在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一个漆面 Qâjâr 镜盒上可以看到(1934,1115,0.6)。

估价 5 000 - 7 000 EUR

编号 247 - 古兰经》,印度苏丹国,15-16 世纪 纸质手稿,每页 13 行,用黑色和橙红色墨水书写,阿拉伯语为 behârî。引言和最后双页用金色和多色彩绘,正文由红底徽章装饰的刻线框住,周围是天蓝色底饰有飞花的空白。正文中的其他插图:诗句之间用镀金玫瑰花饰隔开,章节之间用彩色和镀金矩形凹槽隔开,页边饰有奖章,其中一些奖章表示正文的分部。有一些旁注。后期装订为棕色摩尔柯色,印有花饰带。 装订尺寸:30.6 x 19.9 厘米 修复、潮湿、一些对开页被剪裁、污渍、一些后期手写注释、后期装订修复。 在所谓的 "苏丹国印度",即莫卧儿帝国(1526-1857 年)之前伊斯兰教占领印度的时期,古兰经的副本非常罕见。莫卧儿帝国之前的《古兰经》书籍艺术的大部分证据都是孤立的对开本,而像我们这样完整的《古兰经》则非常罕见。迄今所知最古老的完整印度古兰经是 1399 年 7 月 11 日的瓜里尔古兰经,上面有签名,现保存在多伦多阿迦汗的收藏中(AKM 281)。另一个例子是伦敦哈利利收藏的两卷 15 世纪《古兰经》(QUR 237)。14 世纪末至 16 世纪之间的印度作品以这种草书书法为特征,横向字母较长,字与字之间留有较大空隙,称为 behârî 或 bihari。在这一时期的已知手稿中,使用橙红色墨水来活跃黑色墨水的文字也非常常见。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收藏的一本《古兰经》(EA 1990.1271. a-f)也采用了这种节奏,每五行黑墨交替出现一行红墨。这种鲜艳的红色还出现在照明装饰中,如分隔经文的刻线和边饰,以及其他较淡的颜色,如淡紫色或天蓝色。当《古兰经》完整地传到我们手中时,一般都是大幅面的副本,通常都失去了原来的装订,这本副本就是如此,它的原貌之谜至今仍未解开。市场上出现的每件新作品都增加了我们对这些杰作的了解,它们往往成为原产国政治动荡或脆弱材料保存困难的牺牲品。 参考书目 : BRAC DE LA PERRIERE, Eloïse, L'art du livre dans l'Inde des sultanats, Paris, Presses de l'Université Paris-Sorbonne: 2008.

估价 8 000 - 12 000 EUR

编号 248 - 1657 年 10 月 11 日印度莫卧儿王朝 Dârâ Shikôh 的文件 大型手写纸质文件,用黑色墨水书写了 5 行波斯语 nasta'liq 文字。正文前面是 "比斯米拉"(Bismillah),然后分别是沙贾汗皇帝(Shah Jahan)和达拉-希科王子(Dârâ Shikôh)的两个图格拉(tughras),正方形,用金色和红色墨水书写,字体为高字体草书。旁边还有一枚日期为 1066 回历 30 年/1655 年的印章,上面印有王子的全名及其头衔:"Shah Buland Iqbal Muhammad Dara Shikuh Ibn Shah Jahan Padishah Ghazi"。这份诏书是写给某位哈里-辛格的,以感谢他的服务。诏书的最后一句写明了撰写日期为伊斯兰历 1068 年 31 月 3 日/1657 年 10 月 11 日。背面上部有梵文短语和 "Wazîr Khân bi Sind Shâh Buland Iqbâl "印章,以及[在位第 31 年] 伊斯兰教纪元 1067 年/1656 年的日期。 82.5 x 41 厘米 潮湿、污渍、褶皱、小裂痕、磨损。 出处: - 斯宾克父子有限公司,伦敦,1995 年 11 月,拍 卖品号:36。 - 伦敦苏富比拍卖行,2014 年 10 月 8 日,拍号 222。 达拉-希科(Dârâ Shikôh,1615 年 3 月 20 日-1659 年 8 月 30 日)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和穆塔兹-马哈尔四个儿子中的长子。他被其兄奥朗则布废黜,继承了父亲的王位,一生奉行精神信仰,致力于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间的对话。 印度 Dârâ Shikôh 的莫卧儿 Firman,日期为

估价 2 000 - 3 000 EUR

编号 252 - 纳拉和达马扬蒂的婚礼,北印度,上旁遮普邦,帕哈里学派,康拉或古勒,19 世纪早期 纸上铅笔、墨水、水粉、水彩和金色的作品,描绘了一群男女在宫殿的露台上,在天棚下,对着从火中逸散出的烟雾伸出双手,露台上或边上亭子里的人们正在观看。在宫殿围墙外,步行、骑马或骑大象的男子队伍受到跪拜朝臣的欢迎。 总尺寸:33.2 x 35.1 厘米;绘画尺寸:28.7 x 29.9 厘米 画作未完成,有褶皱和污点,裱在纸板上。 这幅叙事性很强的画作在同一页上描绘了几个动作,描绘了纳拉和达玛扬提在天幕下围着中心燃烧的圣火举行婚礼的情景。奈沙达国王纳拉和维达婆国王的女儿达玛延提之间的爱情故事是印度最脍炙人口的传说之一。两位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平淡无奇,直到有一天,纳拉发现自己被恶魔附身......这个冒险故事被写入多部梵文史诗,包括著名的《摩诃婆罗多》。 这个故事激发了许多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上旁遮普省作坊的几幅同名系列画作也广为人知。它们都具有叙事性阅读的特点,其中几幅还表现出同样的未完成性,尤其是在色彩的填充方面。华盛顿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有早期系列中的五幅画作,其中一幅描绘了在类似形状的天篷下举行婚礼的场景(1923.11)。我们的画作似乎是以新德里国家博物馆的一幅作品(47.11)为蓝本,可能与 2017 年 3 月 3 日在孟买拍卖会上售出的一幅画作(第 53 号拍卖品)属于同一系列,后者展示了婚礼的另一个阶段,即纳拉为迎娶达玛扬提而做的准备和出发的过程。 纳拉和达马扬蒂婚礼,北印度,旁遮普山,帕哈里学校,康拉或古勒,19 世纪早期

估价 3 000 - 4 000 EUR

编号 260 - 铜匠》,北印度,旁遮普邦,约 1860-80 年,出自比山-辛格的工作室 纸张上的水粉和银描绘了一位铜匠蹲在一栋建筑前,用钳子夹着一个拉塔花瓶,正在用一个大风箱生火。他的周围摆放着一些工具,前景则是他制作的作品。场景由三条蓝线框住。 26.4 x 20.6 厘米 有雀斑,银质氧化,对开纸张上部覆膜。 一幅铜匠画,北印度,旁遮普邦,约 1860-80 年,归功于比山-辛格工作室 这幅画的主题是一个普通的手工艺场景,画作看似简单,但细节处却透露出高超的技艺。画中的工具和工艺品因其逼真而易于辨认,以近乎纪实的手法描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旁遮普的金属工艺。艺术家对场景主人公铜匠的形象也非常用心,铜匠的胡须饱满但非常整齐,几乎梳理过,就像他的头发一样,你几乎可以数出他脖子后面垂下的卷发。从衬衫和卷起的裤子的褶皱、工匠坐着的垫子的编织以及他左手操作的风箱表皮的起伏,都可以看出他对细节的关注。画家也没有忽略他身后的亭子,亭子上的模制面板、华丽的屋檐以及整体的纵深感,画家甚至通过中央壁炉投下的阴影来暗示太阳是从哪里照过来的。 虽然画家选择了匿名,但所有这些风格元素,以及偶尔在裤子、帽子和风箱竖杆上使用的鲜艳色彩,都表明这幅画与画家比山-辛格(Bishan Singh,约 1836-1900 年)及其随从的作品有关。 比山-辛格出身于 19 世纪下半叶旁遮普的一个艺术家家庭,在锡克教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对锡克教最重要的圣地--阿姆利则金庙的描绘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幅作品被达文德-托尔收藏,充分证明了他对锡克教文化的热爱。此外,他还因多次表现第一任锡克教大君兰吉特-辛格(R. 1801-1839)的宫廷而闻名。无论是在建筑线条、材料渲染、脸部或物体上,比山-辛格总是能表现出非常精确的线条,有时还能使用闪亮的色彩。除了宗教和王室,艺术家还对印度人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他们的手工艺和行业感兴趣。吉梅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描绘披肩编织工坊的油画(编号 MA 12702)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这幅画上有画家的签名和 1874-75 年的日期。我们的铜器制造商似乎与最近几周出现在市场上的其他归属于该艺术家的行业画作组成了一个系列:一幅于2024年5月21日在伦敦博纳姆拍卖行(Bonham's)拍出,拍号190,描绘的是一名屠夫;另一幅于2024年6月7日在巴黎达盖尔拍卖行(Daguerre)拍出,拍号5,描绘的是厨师。这三幅作品的尺寸大致相同,采用相同的蓝色线框,描绘的是一个建筑亭子前的交易场景,其柔和的色调与几处彩色亮点的活泼形成鲜明对比。

估价 3 000 - 5 000 E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