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OUOT
6月 28日 星期五 : : 11:00 (CEST)

亚洲艺术精品夏季拍卖会

Galerie Zacke - +4315320452 - Email

Sterngasse 13 1010 VIENNA, 奥地利
画廊信息 拍卖条件
实时Live
注册
415 结果

编号 1 - A PAIR OF SILVER-INLAID IRON STIRRUPS, YOB CHA, 17TH-18TH CENTURY - 一对嵌银铁马镫,约布恰,17-18世纪 西藏。底座为椭圆形,有一个浅凹槽,上升至垂直拱形,顶部有一个椭圆形孔,用于悬挂马鞍。外部以银丝镶嵌,描绘出键槽带和婉转的地面,地面上有吉祥的佛教徽章,包括法轮、莲花和阳伞。 出处:维也纳私人收藏维也纳私人收藏,购于法国古董市场。 保存状况良好:状况良好,有磨损、风化和腐蚀痕迹、铸造不规则、小划痕以及银镶嵌物的摩擦。 重量:1,106 克和 1,112.5 克 尺寸:高 15.3 厘米和 16 厘米高度: 15.3 厘米和 16.1 厘米 直到 20 世纪 40 年代和 50 年代,西藏首府拉萨仍在使用这种马镫,作为节日和宗教仪式的一部分,当时轿夫们被带入拉萨游行。从十七世纪中叶或十八世纪开始,西藏中央政府对轿夫所穿的盔甲进行了标准化。他们的盔甲包括头盔、马甲衬衫、四面镜子、铠甲腰带、弓盒和箭筒、火柴盒火枪、装有火药和子弹的腰包、骑手的短矛、马鞍、马鞍毯和马具。直到 20 世纪中叶,西藏政府官员还定期被要求在马背上展示熟练使用火枪、弓箭和长矛的能力。 文献比较: 比较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对密切相关的马镫,西藏,年代为 15-18 世纪,收藏编号为 2002.220a、b。 拍卖结果比较: 类型:相关 拍卖会:维也纳扎克画廊,2024 年 4 月 12 日,拍号 281 价格 4,940 欧元 拍品描述包裹鎏金镀银铁马镫,Yob cha,15-18世纪 专家评论:尽管装饰不同,但造型相似。注意尺寸(13.6 厘米)。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2020 年 9 月 29 日,第 3 号拍卖品 价格4,000 美元或大约 4,5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一对镀银和鎏金的铁马镫,西藏,17 世纪或晚期一对镀金银饰铁马镫,西藏,17 世纪或晚期 专家评论:比较一下相关的造型,尽管马镫拱顶上有马卡拉头。

估价 300 - 600 EUR

编号 2 - A SILVER-DAMASCENED IRON BEER JUG WITH BRASS HANDLE AND SPOUT, 18TH-19TH CENTURY - 带铜把手和壶嘴的银饰铁啤酒杯,18-19世纪 西藏东部。扁平的球形壶身支撑在高高的外撇底上,壶颈呈狭长的圆柱形,壶盖呈花蕾状,用链条与龙形把手相连,壶嘴呈优雅的弧形,从一个马卡拉口中伸出。壶身中央的镂空徽章环绕着两条对峙的龙,周围有密集的荷花卷轴以及间隔均匀的寿字,颈部同样饰有叶状图案,底有如意头饰带。 出处:法国贸易:法国贸易。购自私人家族庄园,至少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一直在该庄园居住,声誉卓著。 状况良好:状况良好,有轻微磨损、小凹痕、少量划痕和轻微划痕。自然生长的细腻铜锈。 重量:3.6 千克 尺寸:高 39 厘米高度 39 厘米 这种器形源自中亚,很可能是西藏工匠根据中国器形改制而成。它将龙形把手和马卡拉嘴等典型的西藏图案与寿字和如意头等中国设计元素相结合。 专家注释:直到 20 世纪初,西藏东部的德格和昌都地区一直在制作这种茶壶,该地区以技艺精湛的银匠和铁匠而闻名。这种工艺是该地区的特产。在本拍品中,工匠将薄银片铺在粗糙的铁器表面,然后轻轻敲打。 文献对比: 对比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与此密切相关的金银铜大马士革铁壶,其年代为 18-19 世纪,收藏编号为 IM.22-1928。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会:科勒,苏黎世,2019年6月4日,拍号134 价格6,875瑞士法郎或约合 7,5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描述:一件精美的大型银饰铁啤酒罐,东藏,康区 [昌都]:精美的大型银饰铁啤酒罐,东藏,康区 [昌都],约 18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一下两者密切相关的形式、装饰、图案和材料。注意尺寸(42 厘米)。

估价 1 000 - 2 000 EUR

编号 5 - A PARCEL-GILT COPPER REPOUSSÉ RITUAL EWER, DUOMUHU, TIBET, 19TH CENTURY - 鎏金铜质重彩礼器,多木湖,西藏,19世纪 工艺精湛,圆柱形茶壶升至僧帽形边缘,上有莲花瓣和鎏金花蕾顶饰的圆形盖子,盖子通过链条与手柄相连。手柄和壶嘴铸成凶猛的马卡拉兽和长着尖牙的龙的形状。器身在环形打孔的地面上以精致的浮雕和鎏金细节进行精细装饰,描绘了两排花卉、龙、八吉祥(佛教八种标志),顶部是正面的玛卡拉兽,表情狰狞。 出处:维也纳私人收藏:维也纳私人收藏,购于法国古董市场。 状况良好:状况良好,有磨损、制造缺陷、轻微划痕、凹痕以及手柄处的小修小补。 重量:1,611 克 尺寸:高 33 厘米高度: 33 厘米 duomuhu 的形状源自喇嘛教寺院中用来储存酥油茶的 bey lep 原型。朵木虎在藏语中是 "雪桶 "的意思,在西藏用于储存黄油和制作佛教仪式上的传统黄油茶。它们最初由木头制成,带有金属带,偶尔与其他器皿一起出现在 19 世纪的唐卡上。在康熙皇帝的统治下,这些原本木制的器皿变成了著名的艺术品,用银、金、瓷或景泰蓝制成,康熙皇帝这样做是为了显示他对藏传佛教的最大虔诚和政治承诺。 文献比较: 比较一件形式相似、装饰相似、高 31.5 厘米、年代为 19 世纪的黄铜和银质景泰蓝炖盅,该炖盅收藏于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收藏编号为 IM.4-1925。

估价 500 - 1 000 EUR

编号 6 - A SILVER-APPLIED BRONZE RITUAL TEAPOT - 鎏银青铜茶壶 西藏,19 世纪。锥形壶身支撑在平底上,宽阔的圆柱形壶颈和带花蕾顶饰的圆顶壶盖位于壶身两侧,壶嘴呈弧形,从一个长角的马卡拉的下颌中伸出,壶把的造型是一个伸出长舌的双角兽,悬挂着一条与壶盖相连的链子。 出处:维也纳私人收藏维也纳私人收藏,购于法国古董市场。 保存状况:保存状况良好,有轻微磨损、使用痕迹和铸造缺陷。 重量:1,370 克 尺寸:高 27.5 厘米高度: 27.5 厘米 在整个藏族文化地区都能发现精致的茶壶,壶把是龙或狮子的造型,壶嘴是从神话中的水怪("玛卡拉")的下颚中喷出的,风格略有不同。这些茶壶只在特殊场合使用,如婚礼或其他仪式,或招待重要访客。 文献比较: 比较一个相关的黄铜银茶壶,30.2 厘米,西藏,19 世纪,藏于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藏品编号 IM.113-1927。比较一个相关的黄铜银茶壶,龙形把手和马卡拉壶嘴,34.8 厘米,西藏,19 世纪,收藏于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藏品编号 IM.154-1921。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扎克画廊,2023 年 3 月 10 日,拍号 525 价格11,700 欧元或大约 12,000欧元(根据撰写本文时的通胀率进行了调整 描述:西藏,18 世纪晚期至 19 世纪早期包裹鎏金镶银黄铜礼器茶壶,西藏,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 专家评论:对比一下与此造型密切相关的茶壶,壶身同样未作任何装饰,壶把为兽形,壶嘴从马卡拉口中喷出。注意尺寸(31.3 厘米)。 拍卖结果比较: 类型:相关 拍卖会:扎克画廊,2024 年 4 月 11 日,第 7 号拍卖品 价格 14,300 欧元 拍品描述包金镶银铜礼器茶壶,西藏,19世纪 专家点评比较一下与之相关的兽形手柄和从马卡拉口中喷出的壶嘴。

估价 500 - 1 000 EUR

编号 7 - A HARDWOOD ‘ZODIAC’ BOX AND COVER WITH SILVER REPOUSSÉ AND SEMI-PRECIOUS STONE INLAYS - 硬木 "十二生肖 "盒及盒盖,镶嵌彩银和半宝石 西藏,1900 年代。精雕细琢,盒子支撑在银质回纹底座上,底座上升至短颈圆肩处,颈部装有银环,上有盖子。盒底鏤刻宛如尿布的圖案,飾以十二生肖。盒盖边缘饰有叶片、珠边、绿松石和珊瑚镶嵌物,顶饰饰有汹涌的波涛、蛇、公鸡和猪,中央有玛瑙镶嵌物。 出处:维也纳私人收藏维也纳私人收藏,购于法国古董市场。 保存状况良好:保存状况良好,有轻微磨损,内部有使用过的痕迹,银质饰面有小的划痕和凹痕,盖子上有残留的粘合剂,凹陷的底座有微小的昆虫活动痕迹。保存完好。 重量:1.368 克 尺寸: 直径 21.3 厘米直径 21.3 厘米 文献对比: 比较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收藏的一件与此密切相关的西藏毛木盒,宽 10.6 厘米,年代为 19 世纪晚期,藏品编号 98.119.1a,b。比较一件来自西藏的相关木盒和盒盖,形式相同,但有漆饰,未注明日期,藏于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藏品编号 IM.201:1, 2-1927。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巴黎宝龙拍卖行,2022 年 12 月 16 日,拍号 256 价格6,375欧元或约合 6,800欧元(根据撰写本文时的通货膨胀率调整 描述:西藏,19 世纪西藏,19 世纪,银质镶嵌库鲁库拉圆盒 专家评论:对比一下带有银质重彩装饰的相关造型。注意盒盖上的漆饰。

估价 500 - 1 000 EUR

编号 9 - A POLYCHROME AND GILT WOOD APPLIQUÉ FIVE-LEAF RITUAL CROWN, TIBET, 18TH – 19th CENTURY - 铂金和鎏金木饰五层礼冠,藏传佛教,18 - 19 世纪 五叶陀罗尼冠造型的王冠,在仪式活动中佩戴。镶嵌在玻璃后的复古镜框内。每片叶子上都用多色颜料和金色颜料在纸上绘制了五方佛之一的形象,并将其包裹在网状和浅裂的木质花瓣中,花瓣上装饰有盛开的莲花和卷曲的叶子,并用皮筋串起。从左到右依次为阿弥陀佛、大日如来、阿閦佛、莲花生大士和阿弥陀佛。 出处:纽约交易。背面有装裱公司的标签 "Sutton Place Frame Shop Inc., New York",并盖有 "2000 年 1 月 7 日 "的印章。 保存状况:状况良好,有与年代相称的磨损。皮革带有微小的损失、一些剥落和轻微的磨损,镀金有一些损失,网纹木有磨损和使用的痕迹。 尺寸:长 47 厘米(连在一起),28.5 x 52 厘米(框架) 五佛冠在灌顶和仪式中佩戴。五个花瓣状的部分代表五方五佛,又称五方佛。冠状灌顶象征着将灌顶者的五种身心系统(镜像、感觉、概念、情感和认知)和五种立场(妄想、傲慢、淫欲、嫉妒和憎恨)转化为五方佛(阿弥陀佛、大日如来、阿閦佛、辟支佛和阿摩诃萨)。在加持、观想和诵经后戴上这顶佛冠,象征着入门者放弃了将自己视为普通、完美的存在的观念,而将自己视为清净、觉悟的佛陀,将每一个原子本身都变成了智慧。 博物馆对比: 对比安大略皇家博物馆收藏的相关金属金刚冠,西藏,19 世纪,喜马拉雅艺术资源编号 77528。比较霍尼曼博物馆收藏的相关喇嘛头饰或皇冠,西藏,藏品编号 1979.14。

估价 400 - 800 EUR

编号 10 - A BONE PLAQUE FROM A TANTRIC SHANMUDRA (APRON) DEPICTING MAHAKALA, TIBET, 17TH-18TH CENTURY - 密宗僧帽(围裙)上的骨牌,描绘玛哈嘎拉,西藏,17-18世纪 由一段拉长的骨板精细雕刻而成,中心人物以阿达帕拉延卡式站立在珠莲座上,左手持卡拉那式,右手托着卡帕拉。他面部表情严肃,眉头紧皱,头戴骷髅头饰,背后是放射状的光环,身着精致的珠饰和透视长袍。上部和下部雕刻有卷轴式藤蔓;背面横向穿孔,用于安装。 出处:来自荷兰 Onno Janssens 的收藏。Onno Janssens(生于 1941 年)是一名奥林匹克桥牌选手,也是著名的西藏和东南亚艺术品收藏家。20 世纪 90 年代,他在学习藏学后开始收集令人印象深刻的藏品,他的部分藏品曾在佳士得拍卖行的一次传奇性拍卖中售出。 保存状况:保存状况:非常好,有轻微磨损、自然瑕疵、岁月裂痕,一端有浅浅的缺口。 重量:53.6 克 尺寸:15.3 厘米15.3 厘米 文献对比: 比较一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块与此密切相关的骨牌,该骨牌描绘的是一位站在阿达帕拉扬卡(ardhaparayanka)中的密教神像,长 15.9 厘米,年代约为 16 世纪,收藏编号为 1980.528.1。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香港宝龙拍卖行,2018年10月2日,第197号拍卖品 价格:31,250 港元或约 4,1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拍品描述密教神灵骨雕围裙饰,尼泊尔,16-18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一下相关的形式和风格,尽管描绘的是不同的神灵。注意尺寸相似(16 厘米)。

估价 400 - 800 EUR

编号 12 - A BRONZE FIGURE OF PADMAPANI, WESTERN TIBET, PROBABLY LADAKH, 12TH TO EARLY 13TH CENTURY - 帕玛巴尼铜像,西藏,可能是拉达克,12 至 13 世纪早期 已出版:Friedrich Georg Zeleis,《从犍陀罗到拉萨以及丝绸之路上的神圣与世俗》,2004 年,第 266-267 页,编号 95。 铸工精良,三犍陀像立于圆形底座上,低垂的右手持犍陀罗,左手放在臀部,同时握住一朵莲花的花茎。腰间系着透视长袍,肩上系着由兽头吊坠相连的腰带,饰有珠饰,高高的发髻上戴着造型别致的茅草冠。他面容恬静,杏眼圆睁,嘴唇丰满,眉毛弯弯。 出处:弗里德里希-齐莱尔收藏来自 Friedrich Zeileis 的收藏,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购得。匈牙利私人收藏,通过德国贸易获得。 保存状况:状况良好,与年代相符,有磨损、小划痕、铸造不规则、眼睛残留的镀银,肩上的莲花在这件作品出版前已经遗失。青铜呈现出自然生长的细腻铜锈。 重量:502 克(包括底座) 尺寸:高 15 厘米(含底座),14 厘米(不含底座高 15 厘米(含支架),14 厘米(不含支架) 安装在现代青铜支架上。 文献对比: 比较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与此密切相关的帕德玛帕尼青铜像,其姿势类似,手持犍陀罗,高 8.7 厘米,年代为 11-12 世纪,藏品编号为 EA1995.154。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2022 年 9 月 21 日,第 406 号拍卖品 价格32,760美元或约合 33,5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十一头观世音菩萨铜像,西藏西部,可能为古格制作,11 世纪十一头观世音菩萨青铜像,西藏西部,可能为古格时期作品,11-12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铸造风格和相似的造型。注意观音菩萨的不同表现形式。注意相似的尺寸(12.7 厘米)。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香港苏富比,2021 年 12 月 17 日,拍号 3016 价格:100,800 港元或约合 12,5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拍品描述小型青铜观音像,西藏,约 11 世纪 专家点评比较一下相似的器皿和铸造风格,尽管是不同的观世音菩萨坐像。注意尺寸较小(9 厘米)。

估价 3 000 - 6 000 EUR

编号 13 - A BLACK STONE STELE OF VARUNI, THE GODDESS OF WINE, NEPAL, 13TH CENTURY - 酒神瓦鲁尼的黑石碑,尼泊尔,13 世纪 该石碑雕刻精细,刻工深厚,四臂神像端坐在她的马卡拉(makara)禅定塔上。她身着短裤,佩戴珠饰。她的面部雕刻细腻,表情安详,杏仁状的眼睛和丰满的嘴唇勾勒出平静的微笑,两侧有圆形耳环,整齐的头发由花朵头饰固定,背后是一个燃烧的曼陀罗,顶部以一个 kirtimukha 为中心,上臂拿着包括一壶酒在内的饰品,两侧有两个圆环,环绕着花朵图案。 出处:来自让-马克-安德拉尔(Jean-Marc Andral)的私人收藏,2000年代初购自凡尔赛卡雷古董店。让-马克-安德拉尔(Jean-Marc Andral)于2023年10月21日撰写并签署了一份出处声明,确认了上述内容。让-马克-安德拉尔(Jean-Marc Andral)是一位比利时经理人,常驻布鲁塞尔,活跃于医疗保健行业超过25年。 状况良好:状况良好,与年代相符。磨损严重,有风化和侵蚀迹象,上部有修补过的痕迹,还有小的缺口、划痕、损失、修补和结构性裂缝。石头上覆盖着丰富的自然生长的铜锈,还有一些古老的包壳。 重量:38.7 千克 尺寸:高 61.5 厘米高度 61.5 厘米 瓦鲁尼是与印度教瓦鲁那神有关的多个女神的名字--他的妻子(又称瓦鲁娜妮)、女儿(酒神)和刹帝利的化身(母神)。有时,这些女神被认定为一个神。在这里,她是酒神,在 Samudra Manthana(海洋搅动)期间出现,并选择瓦鲁纳作为她的妃子。 文献对比: 比较尼泊尔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块描绘辛哈瓦希尼-杜尔迦的相关黑石碑,其年代为 13 世纪。比较新德里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块相关的描绘瓦鲁尼的黑石碑,该石碑高 73 厘米,年代为 13 世纪,收藏编号为 50.179。

估价 4 000 - 8 000 EUR

编号 14 - AN INLAID BRONZE FIGURE OF BUDDHA, TIBET, 13TH-14TH CENTURY - 镶嵌铜佛像,西藏,13-14 世纪 专家注释:这尊佛像造型独特,有高大的头顶和突出的髻,属于 13-14 世纪青铜器中的重要作品,表明早期西藏艺术家摆脱了印度和尼泊尔的原型,融入了自己的审美倾向。 该铜像坐于双莲花座上,上缘饰有珠饰,右手低垂,作 karana 式,左手持施主钵。身着贴身袈裟,袈裟垂于左肩,袈裟边缘有刻痕和珠饰。面部表情沉思,双眼紧闭,眉毛弯曲,中间是轻轻翘起的耳廓,两侧是一对下垂的长耳朵。头发紧紧卷起,覆盖在高高的乌斯尼莎上,上面有一个高高的圆锥形顶。 出处:莫科托夫收藏纽约 Moke Mokotoff 珍藏。内部有一个旧标签 "6"。约翰-莫克托夫(John 'Moke' Mokotoff,1950-2022 年)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修行者、热情的收藏家和受人尊敬的亚洲艺术品经销商。在学校学习了表现艺术和摄影之后,他搬到了纽约,开始经营中国、印度和喜马拉雅艺术品的新兴市场。1980 年,Moke 开设了他的第一家画廊 Mokotoff Asian Arts,并积极向纽约和全球最著名的收藏机构出售重要作品,其中包括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鲁宾艺术博物馆。莫克因精通中国和印度纺织品而广受赞誉,他还是一位慈悲为怀的教师,并终生资助佛教寺院和庵堂。 状况良好:保存状况良好,有旧的磨损和铸造缺陷、一些轻微的凹痕和小划痕、轻微的表面划痕和小的损失。面部两侧有旧的鎏金漆残留。底座未密封,内部装满了经文,可能是后来制作的。 重量:676.5 克 尺寸:高 19.7 厘米高度: 19.7 厘米 这尊佛像胸前、额头和腿上分别镶嵌了一块和两块长方形的银质金属小匾。这些匾额具有祭祀用途,经常出现在佛教雕塑中。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香港宝龙拍卖行,2019年10月7日,拍号926 估价600,000港元或约77,000欧元 77,0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胀率进行折算和调整 说明:铜合金佛像,西藏,约 13 世纪铜合金佛像,西藏,约13世纪 专家点评比较其特异的造型,尤其是高大的乌丝,佛像的头发与脸部的高度差不多,这与目前的拍品非常相似。请注意此像上的长方形小铜牌,与本拍品上的铜牌相似。注意尺寸(25.5 厘米)。

估价 4 000 - 8 000 EUR

编号 16 - A GILT-BRONZE FIGURE OF TARA, NEPAL, 14TH-15TH CENTURY - 尼泊尔14-15世纪鎏金青铜塔拉像 铸造精美,磨损严重,坐于双层莲花台上,左脚踩在从底座伸出的小莲花台上,右手以瓦拉达式(varada mudra)下垂,左手以维塔卡式(vitarka mudra)握住莲茎。她身着镌刻着褶皱和几何图案的透视长袍,佩戴着精美的首饰,其中有两块镶嵌物仍保存完好。她的头发紧紧地梳成一个珠宝发髻,后面是一个叶状头饰。 出处:来自法国一个古老的私人收藏。维也纳私人收藏,购自上述收藏。底座内侧有收藏者的旧标签 "Tara-bronzé doré。尼泊尔十四世纪。 完好无损:保存状况良好,与年代相符,主要因几个世纪的文化崇拜而磨损严重。铸造缺陷、轻微划痕、少许划痕、鎏金磨蚀和轻微损耗在所难免。 重量:405 克 尺寸:高 11.9 厘米高度: 11.9 厘米 文献对比: 比较一件相关的尼泊尔塔拉立像,佩戴类似的珠宝,高 10.3 厘米,年代为 14 世纪,收藏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品编号 1972.364。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2024 年 3 月 28 日,第 8 号拍卖品 价格12,600美元或约合 撰写本文时折合 11,500 欧元 描述:尼泊尔,15 世纪鎏金青铜度母像,尼泊尔,15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风格、铸造方式和镶嵌。注意尺寸更大(17.5 厘米)。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苏富比,2024 年 3 月 21 日,拍号 846 价格8,255美元或约合 撰写本文时折算为 7,700 欧元 说明:鎏金铜绿度母像,西藏或尼泊尔,15/16 世纪绿度母鎏金铜像,西藏或尼泊尔,15/16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造型、姿势、首饰和底座。注意尺寸较小(9.5 厘米)。

估价 2 000 - 4 000 EUR

编号 17 - A GILT-BRONZE FIGURE OF SHAKYAMUNI BUDDHA, TIBET, 15TH – 16th CENTURY - 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像,藏传佛教,15 - 16 世纪 精铸,坐于华丽的双莲花座上,莲花座边缘饰有精美的珠饰,双手合十。他身着简单的僧袍,面部表情安详,双目低垂,嘴唇修长,面带微笑,下巴凹陷,发际线下有一个中央乌尔纳,整齐排列着紧卷的结节,结节上有蓝色颜料的残余,环绕着一个凸起的乌斯尼沙。底座密封,刻有双金刚符号。 出处:维也纳私人收藏:维也纳私人收藏。 保存状况:磨损、轻微铸造缺陷、小划痕、微小凹痕和颜料残留,保存状况良好。镀金可能在 19 世纪进行过翻新。 重量:851 克 尺寸:高 15.3 厘米高度: 15.3 厘米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2022 年 3 月 23 日,拍号 420 价格11,340美元或约合 11,5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鎏金青铜佛像,西藏,15-16 世纪鎏金铜佛像,西藏,15-16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主题和咒语。注意尺寸(17.8 厘米)。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苏富比,2023 年 9 月 18 日,拍号 102 价格27,940美元或约合 27,0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鎏金铜合金释迦牟尼佛像,西藏,15 世纪鎏金铜合金释迦牟尼佛像,西藏,15 世纪 专家评论:对比相关的双莲花底座和人物造型,人物身着类似的简约僧袍。注意不同的姿势。注意尺寸(22 厘米)。

估价 1 500 - 3 000 EUR

编号 18 - AN INSCRIBED AND INLAID SILVERED BRONZE FIGURE OF PADMASAMBHAVA, TIBET, 17TH-18TH CENTURY - 镶嵌银质铭文铜质莲花生像,西藏,17-18 世纪 铸造精美,坐于密封的双莲花座上,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器皿。他身着厚重的僧袍,袍边整齐地雕刻着花卉图案,镀金的面部表情慈祥,红唇饱满,低垂的双眼在蜿蜒的眉毛下用水粉颜料突出显示,中间有一个凸起的乌纳,头戴一顶正面有双金刚杵的帕玛帽。他的耳环和双金刚杵上镶嵌着绿松石。底座密封并刻有佛教八吉祥图案。 铭文:底座背面刻有藏文 "Aeh Mah Ho Thangpo Guru Tsam Geh Bohontsul Ne Kahm Tsum, Semchen Deh la Koh Guru Pedma Jugne Yin(莲花生大师):唵嘛呢叭咪吽金刚上师帕德玛悉地吽。 出处:来自古老的德国私人收藏。西班牙巴塞罗那卡洛斯-克鲁亚纳斯-达尔莫收藏,购自上述收藏。 保存状况:保存状况:非常好,有轻微磨损、一些铸造不规则、轻微玷污以及镀金和镀银的摩擦。权杖丢失。 重量:1,482 克 尺寸: 19.2 厘米高度: 19.2 厘米 文献对比: 比较鲁宾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镶嵌珊瑚和绿松石的镀金和银青铜莲花生菩萨像,此像造型相似,高 16.5 厘米,年代为 15 世纪,收藏编号为 C2005.16.36。 本拍品上大喇嘛的名字后面刻有莲花生大师的咒语。他的咒语以 "唵嘛呢叭咪吽 "开头,是三金刚(身、语、意)的种子音节。蔣揚旺波認為,咒語中的 "金剛 "代表法身,因為它不能被概念思維所 "切割 "或破壞。上师 "代表 "三宝","三宝 "蕴含着七种结合的特质。帕德玛"(Padma)指的是 "涅槃"(nirmanakaya),即从开悟言语的莲花家族中产生的智慧辨识的光辉意识。悉地 "让人想起伟大的翁迪亚那大师的品质,他通过这种祈祷和冥想的力量从概念思维中解脱出来,获得了 "悉地",即所有无上的成就。 莲花生大士(梵文的字面意思是 "莲花生大士"),藏族人又称他为上师仁波切,据说他是 8 世纪将佛教传入西藏并传授密宗的主要上师之一。他的形象多姿多彩,名字各不相同,分别代表其精神的外在、内在和秘密方面,名字的变化与他生平事迹的时间顺序有关。公元前 5 世纪,佛祖释迦牟尼作为佛教创始人来到世间。他的教义被归入经藏和坛经。公元 8 世纪,莲花生大师将上师原则、佛教仪轨和金刚乘佛教的核心化为人格。金刚乘佛教在公元 7 至 11 世纪传入西藏和喜马拉雅山地区后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莲花生大师的教义和贡献,他被称为 "第二佛陀"。 拍卖结果比较: 类型:相关 拍卖会:伦敦邦瀚斯拍卖行,2015年11月12日,第75号拍卖品 价格21,250英镑或约 37,0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胀率进行折算和调整 藏品描述镀金铜莲花生菩萨像,西藏,17/18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造型和主题与绿松石镶嵌。注意没有镀银。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巴黎佳士得,2017 年 12 月 13 日,第 174 号拍卖品 价格18,750欧元或约合 22,5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胀率进行折算和调整 藏品描述莲花生大师铜像,西藏,18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形态和造型。注意不同的底座。注意尺寸(18.5 厘米)。

估价 3 000 - 6 000 EUR

编号 19 - A GILT-BRONZE FIGURE OF GARWA NAGPO DAMCHEN, TIBET, 17TH-18TH CENTURY - 鎏金青铜嘎瓦-纳布丹增像,西藏,17-18世纪 铸工精细,护法神坐在单独铸造的莲花座上,伸展双臂,摆出卡拉纳式的动态姿势。他脚穿毡靴,身披丝绸长袍,袖子向上翘起,下摆精细地描绘着卷曲的藤蔓和风格化的几何图案。他狰狞的面孔咆哮起来,张开嘴露出锋利的獠牙,眉头紧皱,双目圆睁,头发整齐地梳成一束束紧紧的发丝,顶部有一块光滑的区域。底座重新密封。 出处:维也纳私人收藏:维也纳私人收藏,购于法国古董市场。 状况良好:保存状况良好,有磨损、轻微铸造缺陷、小凹痕、小划痕和颜料残留。头顶上的平滑区域曾经戴过帽子,这一点可以从头顶后部的小钉子看出。底座不是原件,而是与雕像同一时期制作的。 重量:595 克 尺寸:高 13.7 厘米高度: 13.7 厘米 嘎瓦那波,即丹千("铁匠"),是护法神多杰列巴的主要侍从神,是噶玛噶举派和宁玛派的标准护法神。藏传佛教最早由莲花生大师传入后,这两位护法神就被纳入了藏传佛教教典。他们的任务是保护宁玛派的《显密宝藏》。 文献比较: 比较鲁宾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相关的鎏金青铜嘎瓦那波丹钦像,其姿势相似,骑着山羊,年代为 18 世纪,图示见《喜马拉雅艺术资源》,藏品编号 65488。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伦敦苏富比,2017年11月10日,拍号270 价格9,375英镑或约 16,0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藏品描述清朝,18 世纪,鎏金青铜嘎瓦那波丹增造像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造型和相似的姿势。注意未鎏金的脸部、缺失的手臂和原来的山羊底座。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2014 年 9 月 16 日,第 259 号拍卖品 价格27,500美元或约合 34,0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藏品描述鎏金噶瓦那波铜像,西藏,约 18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一下相关的姿势,尽管是手持金刚杵和经文。注意山羊坐骑和帽子。注意尺寸(17 厘米)。

估价 500 - 1 000 EUR

编号 20 - A GILT-BRONZE FIGURE OF MAHAKALA, 18TH CENTURY - 玛哈卡拉鎏金铜像,18 世纪 藏汉合璧。铸工精细、厚重,呈 "阿利达萨 "式,右手高举金刚劈(kartri),左手持骷髅杯(kapala),隆起的腹部下方系有虎皮、背部虎额上刻有汉字 "王"(意为 "王"),饰有断头花环、珠饰、腰带和蛇,凶猛的面部张开嘴巴,眼睛凸出,头戴骷髅头饰,头发在火焰中燃烧。 出处:加拿大贸易:加拿大贸易。购自古老的私人收藏。 保存状况良好:状况良好,有一些磨损、铸造不规则、损失、小划痕、轻微划痕、铸造缺陷和颜料残留。相关的木质支架有磨损和自然的岁月裂痕。 重量:1.2 千克(不含底座),1.4 千克(含底座) 尺寸:高 17.5 厘米(不含底座),19.3 厘米(含底座):高度:17.5 厘米(不含底座),19.3 厘米(含底座) 安装在现代木质支架上。(2) 专家点评:张开的嘴上有一个小孔,里面曾连接着一根獠牙。像獠牙这样的小细节都是单独铸造并添加到雕像上的,这充分展示了制作这些铸件所付出的努力和工艺。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2012 年 3 月 21 日,拍号 798 价格12,500美元或约合 15,5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藏品描述金刚手菩萨鎏金铜像,西藏或藏汉,17/18 世纪 专家评论:对比与之密切相关的造型,姿势、面部、腰带和首饰都很相似。注意尺寸(14.6 厘米)和缺失的底座。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2014 年 9 月 16 日,第 266 号拍卖品 价格17,500美元或约合 20,5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藏品描述大黑天鎏金铜像,中国藏族,18 世纪 专家评论:对比相关姿势和精美细节,注意相关尺寸(17 厘米)和缺失的底座。

估价 1 500 - 3 000 EUR

编号 21 - † A GILT BRONZE FIGURE OF BUDDHA SHAKYAMUNI, TIBET, 18TH – 19th CENTURY - † 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藏传佛教,18 - 19 世纪 重铸,跏趺坐于珠边双莲花宝座之上,右手下垂作 "嗡嘛呢叭咪吽"(bhumisparsha mudra)式,左手上举作 "禅定"(dhyana mudra)式,手持钵盂。他左肩披着一件绢质的僧伽提,僧伽提的下摆是整齐的几何形雕刻,在肩部和底座顶部聚拢。他面容安详,弯弯的眉毛下是一双微微下垂的眼睛,饱满的弓形嘴唇形成一个平静的微笑,两侧是拉长的耳垂。他的头发紧紧地卷曲在乌纱上,上面镶嵌着一颗宝石。底座用刻有双金刚杵的铜板密封。 出处:彼得-哈特画廊,德国拉德沃姆瓦尔德,2006 年。巴塞罗那迪诺-皮昂齐奥收藏,购自上述收藏。彼得-哈特画廊 2006 年 3 月开具的发票上附有一份签名保证书,保证该艺术品为真品,价值 11,000 欧元或约 15,500 欧元(根据 2006 年 3 月的通货膨胀率调整)。 15,500欧元(根据撰写本文时的通货膨胀率调整)。彼得-哈特是德国著名的亚洲艺术专家、收藏家和经销商。在其超过 35 年的漫长职业生涯中,哈特积累了大量藏品,现收藏于他于 2014 年创建的私人博物馆--位于拉德沃姆瓦尔德的亚洲艺术博物馆(Museum für Asiatische Kunst)。 保存状况:保存状况良好,有轻微磨损和铸造不规则。有微小的划痕和凹痕。蓝色颜料残留。施舍碗已重新连接,底板似乎是后来添加的。 重量:1,712.9 克 尺寸:高 19 厘米高度: 19 厘米 13% 的增值税将加到落槌价上,并附加买方溢价 - 仅适用于欧盟境内的买家。

估价 3 000 - 6 000 EUR

编号 23 - A BRONZE FIGURE OF PADMASAMBHAVA, TIBET, 18TH – 19th CENTURY - 藏传佛教帕德玛桑巴瓦铜像,18 - 19 世纪 铸工精细,大法师端坐在双莲花宝座上,双手持金刚杵和迦波罗,两侧是重彩双火焰光环。他身着宽大的长袍,长袍的褶皱优雅地环绕着人物,拉长的耳垂上戴着大耳环,头戴贝玛帽。他面容安详,双目呈杏仁状,耳廓扁平,双眉微蹙,嘴角挂着平静的微笑。底座密封,密封板上有显著的双金刚杵浮雕。背面铸有安装环。 出处:德国私人收藏:德国私人收藏。扎克画廊,2014 年 11 月 22 日,拍 卖品号:254。维也纳私人收藏,购自上述收藏。 保存状况:保存状况良好,有磨损、轻微的铸造缺陷、小划痕、轻微的凹痕、光环上的颜料残留以及双光环的修复。 重量:1 336 克 尺寸:高 22.5 厘米高度: 22.5 厘米 文献对比: 比较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尊相关的镀金青铜莲花生大师像,高 38 厘米,年代为 18 世纪,收藏编号为 1942,0416.1。 拍卖结果比较: 类型:相关 拍卖会:巴黎佳士得,2021 年 6 月 9 日,拍賣品號 59 价格13,750欧元或约合 15,500欧元(根据撰写本文时的通货膨胀率调整 藏品描述鎏金青铜莲花生菩萨像,西藏或不丹,18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造像和底座。请注意,这件拍品没有双层光环。注意尺寸较小(17.5 厘米)。

估价 2 000 - 4 000 EUR

编号 25 - A GILT REPOUSSÉ BRONZE RELIEF DEPICTING CHANDI, DATED 1892 - 描绘昌迪的镀金彩绘青铜浮雕,1892 年 尼泊尔。铸工精细,四臂忿怒女神以 alidabhanga 式站立在莲花座上,右脚踩在狮子坐骑上,主手持卡帕拉(kapala),以 karana mudra 手势示意,副手持大剑和盾牌。她头戴骷髅花环,身着透视长袍,一双大眼睛以大乌尔纳为中心,头发以大骷髅冠固定。印度教女神笼罩在火焰光环中。 铭文:背面是用尼泊尔语书写的长篇题词,日期为 "Vikram Samvat 949"(相当于 1892 年)。 出处:维也纳私人收藏:维也纳私人收藏。 状况良好:状况良好,有磨损、铸造缺陷、摩擦、镀金磨损、小划痕和轻微损失。 重量:1,373 克(包括支架) 尺寸:高 27.6 厘米(含底座高 27.6 厘米(含支架),24.3 厘米(不含支架) 安装在金属支架上。 Chandi 是印度教女神,是杜尔迦的化身,曾杀死恶魔 Mahishasura。她与杀死 Shumbha、Nishumbha 和其他恶魔的 Katyayini、Kaushiki 或 Ambika 有联系,也被认为是他们的化身。Chandi 是最受欢迎的民间神灵之一,从 13 世纪到 19 世纪初,人们写了许多关于这位女神的诗歌和文学作品,被称为 Chandi Mangala Kavyas。 拍卖结果比较: 类型:相关 拍卖会:2021 年 6 月 10 日,巴黎宝龙拍卖行,拍号 15 价格4,080欧元 4,6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鎏金铜合金彩绘杜尔迦-玛希沙苏拉玛尔迪尼像牌匾,19 世纪,英国杜尔迦-玛希沙苏拉玛迪尼的镀金铜合金浮雕牌匾,尼泊尔,17/18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风格和形式,描绘的是杜尔迦女神,Chandi 是她的化身。注意尺寸(33 厘米)。

估价 1 500 - 3 000 EUR

编号 26 - A SILVERED METAL FIGURE OF MARPA LOTSAWA - 玛尔巴-洛萨瓦银质金属雕像 西藏,19 世纪。铸工精细,坐在铺在长方形基座上的兽皮上进行禅定,身穿下摆刻有几何图案的宽大长袍。他面容安详,眉毛弯弯,面带微笑,留着长长的山羊胡子,两侧耳朵下垂,戴着耳环;头发部分挽成高髻,其余直垂于后背。底座密封并刻有金刚杵。 铭文:背面刻有藏文 "唵嘛呢叭咪吽"[赞美莲花中的宝珠]。 出处:巴黎陶菲克-本达胡收藏:据现任主人称,来自巴黎 Taoufik Bendahou 的收藏。LP 收藏 巴黎,法国。Taoufik Bendahou(1935-2015 年)是摩洛哥社会保障管理者。他曾在法国巴黎学习,1966 年至 1987 年担任摩洛哥国家社会保障基金监察长。后来,他在日内瓦国际劳工组织担任多项高级职务。退休后,他居住在法国。 状况良好:状况良好,有轻微磨损和铸造缺陷。有一些摩擦、小划痕、轻微损失和轻微划痕。底座重新密封,有一小块红色织物探出。 重量:96.6 克 尺寸:高 6.1 厘米高度: 6.1 厘米 这尊雕像展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的坚毅表情。他双手抱膝,姿态如山,华美的衣褶隐约可见其下健硕的身躯。 玛尔巴-洛泽秋吉罗多(1012-1096 年)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创始人之一。他从印度传承了许多金刚乘教法,包括大手印的教法和传承。

估价 500 - 1 000 EUR

编号 28 - A RARE THANGKA OF SAKYA PANDITA, TIBET, 14TH-15TH CENTURY - 罕见的萨迦班智达唐卡,西藏,14-15 世纪 布面色调和金色。画工精细,中心人物坐在五彩莲花宝座上作禅定状,双手合十,身着宽松僧袍,头戴班智达帽,面容安详,嘴角含笑,下巴突出。他的背后是一个细致入微、层层叠叠的曼陀罗,曼陀罗上绘有叶状卷轴和镶有小宝石的金色火焰,两侧是两个从花瓶中升起的造型莲花茎,并支撑着玛卡拉。上部有较小的佛像和僧侣像。 背面有一对红色颜料手印。 出处:来自重要的匈牙利私人收藏。 保存状况:磨损严重、褪色、有些污迹和折痕。 尺寸:图片尺寸 62.5 x 47.2 厘米,包括画框尺寸 78.2 x 68.8 厘米 萨迦班智达昆嘎嘉措(1182-1251 年)是班禅喇嘛的精神祖师,可能是萨迦派最重要的大师。在访问中国后,他于 1249 年成为西藏总督。人们一般称他为萨迦班智达(简称萨班),这是对他的学术成就和梵文知识的认可。传统上认为他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是诸佛智慧的化身。 专家注释:背面的手印有两个重叠的目的。首先是一种签名或印章形式。艺术家在唐卡上 "签名 "的传统在西藏非常盛行,已知最早带有手印的唐卡可以追溯到 9 世纪。唐卡背面的手印也可能代表尊师的祝福。除了出现在唐卡上,手印还被用来标记重要文件,如条约和法令,例如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 年)的手印就出现在 1679 年的一份公告底部,该公告将他的权力委托给他的摄政桑结嘉措(1652-1703 年)。 文献比较: 比较一幅与之密切相关的唐卡,该唐卡具有类似的曼陀罗和金漆卷叶,年代约为 14 世纪,藏于沃尔特斯艺术博物馆,藏品编号为 35.326。 拍卖结果比较: 类型:相关 拍卖:巴黎苏富比,2022 年 12 月 15 日,第 5 号拍卖品 价格52,920欧元或约合 56,000欧元(根据撰写本文时的通货膨胀率调整 藏品描述一幅罕见的唐卡,描绘迦耶陀罗和卓弥,西藏,16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绘画方式和类似的金饰长袍。请注意,这幅唐卡描绘的是两个主要人物,年代略晚于本拍品。注意尺寸(65 x 54 厘米)。

估价 6 000 - 12 000 EUR

编号 29 - A FINE THANGKA OF THE SEVENTEEN-DEITY TARA MANDALA, CENTRAL TIBET, C. 1535-1550 - 十七尊塔拉曼陀罗的精美唐卡,西藏中部,约 1535-1550 年 布面水粉和金彩。作为挂轴安装在精美的中国丝绸锦缎框架上,可追溯到明朝(1368-1644 年)。中央宫殿供奉着绿度母与宇宙佛阿摩诘,她们端坐在白色月盘和莲花座之上。她们身边还有十七位身着五佛眷属颜色的塔拉随从。上部和下部有菩萨、喇嘛和忿怒护法。画工精湛,对细节一丝不苟,巧妙地协调了多彩火焰和叶状卷轴图案。 铭文:作品下部的题字标明了角落里的两个人物:左下:"向阿贡寺第十任住持康卓伦珠(1497-1557 年)致敬(喇嘛)"。右下方为 "向宗教导师卓杰昆嘎伦珠(日期不详)致敬"。上部和下部还刻有金墨铭文,标明了所描绘的几位神灵和喇嘛的身份,其中包括十七尊度母曼荼罗的始祖拉威古普塔(Ravigupta,约 7-8 世纪),他在上部左起第二位,两侧是绿度母和旃陀罗嘎巴(阿底峡),下部是卡玛拉加、库鲁库拉、加那帕提、黄强巴拉和黑强巴拉。背面刻有无数次的咒语 "唵嘛呢叭咪吽"。 出处:来自诺曼-布朗特(1875-1930 年)的私人收藏,后由同一家族继承。诺曼-布朗特是一位活跃在加尔各答的英国商人,他是黄麻经纪人,也是辛克莱-默里公司的高级合伙人。在加尔各答,他与他人共同创建了印度东方艺术协会,并担任协会秘书。该协会每月举行一次会议,组织艺术展览,教授学生,出版高质量的复制品和图文并茂的期刊。霍雷肖-赫伯特-基奇纳(基奇纳勋爵)是该协会的首任主席。 状况:保存状况极佳,有预料中的旧磨损、一些折痕、轻微污迹、极少褪色、少量线头松动和微小损失。装裱有磨损和使用痕迹,有些撕裂、轻微脱落、线头松动和褪色。 尺寸图片尺寸 50 x 37 厘米,包括画框尺寸 83 x 54 厘米 专家说明:"十七尊度母曼陀罗 "有两种变体,中间都有度母和阿摩伽悉地:一种是女性神直视前方,如喜马拉雅艺术资源网(Himalayan Art Resources)编号为 779 的图例;另一种是宇宙佛保持这种姿势,如本拍品和喜马拉雅艺术资源网(Himalayan Art Resources)编号为 30524 的唐卡。30524.请注意,这幅密切相关的唐卡上有题词,将此画献给康楚格-佩尔瓦(Konchog Pelwa,1445-1514 年),他是阿糯寺的第七任住持,也是康楚格-伦珠(Konchog Lhundrub)的老师。 此外,必须指出的是,这幅唐卡绝对是原作,保存完好。 文献比较: 比较一幅密切相关的十七尊度母曼陀罗,其题词是献给康楚格-佩尔瓦(Konchog Pelwa,1445-1514 年)的,康楚格-佩尔瓦是 Ngor 寺的第七任住持,作于 16 世纪,由私人收藏,图示见喜马拉雅艺术资源,项目编号:30524。30524.对比鲁宾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与此密切相关的十七尊度母曼陀罗,年代为 15 世纪,藏品编号为 P1998.4.13,图示见喜马拉雅艺术资源,项目编号为 779。比较一下与此密切相关的十七神陀罗曼陀罗,其年代为 16 世纪,出自 Jucker 珍藏,于 2006 年 3 月 28 日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售出,图示见喜马拉雅艺术资源,项目编号:12415。12415.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香港邦瀚斯,2023 年 12 月 1 日,拍賣品號 1816 成交价:1,147,000 港元,约合 137,000 欧元。 137,0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兑换和调整 拍品描述十七尊度母曼陀罗,西藏,约 15 世纪 专家点评对比一下与此主题密切相关的陀罗和阿摩诘,尽管位置相反,但周围围绕着十七尊陀罗。注意尺寸相似(50 x 43.2 厘米)。请注意该作品没有题字,年代较早。 由于 Drouot 网站的篇幅限制,本条目有所删减。如需完整描述,请访问 www.zacke.at。

估价 8 000 - 16 000 EUR

编号 30 - A THANGKA OF KALACHAKRA IN YABYUM, 16TH CENTURY - 16 世纪雅本的卡拉夏卡唐卡 西藏。色漆绘于布上,装裱于画框中。画中的大日如来有蓝、红、白、黄四张面孔,蓝、红、白三色的二十四只手臂,每只手都有五彩手指,以卡拉那式(karana mudra)握住,手持各种武器和属性,还有一条红腿和一条白腿。他的主要双臂交叉环绕着双头八臂妃子维斯瓦玛塔,牢牢地抱在身前,同时手持两座金刚杵。他们身着华丽的服饰,佩戴精美的首饰,卡拉恰卡拉身披虎皮。 铭文:背面刻有卡拉恰克拉符号和关于五行颜色的藏文铭文。 出处:阿姆斯特丹保罗-鲁滕的个人收藏:来自阿姆斯特丹保罗-鲁滕(Paul Rutten)的个人收藏,后由同一家族传承。Paul Rutten 是荷兰的东亚和部落艺术品经销商和专家,他拥有并经营着阿姆斯特丹亚洲和部落艺术画廊。 状况良好:状况良好,有一些磨损、污渍、弄脏、水迹、小的损失、撕裂、折痕和轻微的修饰。画框有少许划痕。 尺寸图片尺寸 55 x 51 厘米,包括画框尺寸 81.3 x 78 厘米 这对夫妇在各自妃子的陪伴下践踏着匍匐在地的红色卡玛德瓦和白色如德。他们的背后是五彩火焰曼陀罗,周围环绕着众多密宗诸神和上师。 卡拉恰卡密乘的禅修属于藏传佛教四大密乘中的最高密乘:阿努陀罗瑜伽。据说通过修炼,可以在一生中获得证悟。这一精神承诺促使该密法在西藏各大教派中传播,并有所变化。 拍卖结果比较: 类型:相关 拍卖:苏黎世科勒拍卖行,2020 年 12 月 3 日,拍号 261 价格36,900瑞士法郎,约合41,000欧元。 41,0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作品描述16世纪西藏雅布林的卡拉喀拉唐卡 专家评论:比较一下密切相关的主题和绘画方式。注意尺寸(66 x 43.5 厘米)。

估价 5 000 - 10 000 EUR

编号 31 - A THANGKA OF VAJRABHAIRAVA WITH HIS CONSORT VAJRAVETALI, 18TH CENTURY - 金刚亥母与妃子金刚韦陀利的唐卡,18 世纪 西藏。布面上的色粉和金箔。这幅唐卡绘制精细,中央人物在莲花座上站立,莲花座笼罩在火焰曼陀罗中,曼陀罗上有明亮的镀金细节,整个唐卡以山景为背景,在漆黑的天空中,有五彩缤纷的旋转云朵。上层为宗喀巴坐像,四世班禅喇嘛洛桑却吉嘉措和五世班禅喇嘛洛桑益西坐在中央,上方有两个忿怒的神像。下层为巴顿拉莫、大黑天、阎罗王与亚弥以及韦驮菩萨。 出处:欧洲私人收藏:欧洲私人收藏。 状况良好:状况良好,有旧磨损、轻微玷污、褪色和轻微折痕。 尺寸: 44.4 x 29 厘米44.4 x 29 厘米 愤怒的金刚亥母是藏传佛教中主持最高瑜伽大密宗的神祇。他是死亡的守护者和毁灭者,在这里,他的三十四只手臂挥舞着各种武器,十六条腿践踏着鸟、狗和包括象头格涅沙在内的印度教诸神。他拥抱着他的妃子金刚韦陀利(一具生动的尸体),以 "呸呸呸 "的性拥抱暗示着包含慈悲和智慧的二元整体。 金刚亥母是文殊菩萨的忿怒化身,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尊崇的冥想之神,格鲁派是 17 世纪西藏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势力。清朝皇帝与格鲁派的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等达官贵人保持着直接联系。人们崇拜他,因为他能吓退利己主义和自私自利--痛苦的根源--并以这种真实的形式揭示了觉悟的可怕本质。 文献比较: 比较一幅密切相关的唐卡,该唐卡描绘了金刚手菩萨与金刚韦陀利在深色地面上的结合,周围围绕着与本拍品相同的随从,尺寸为 38.5 x 15.1 厘米,年代约为 1750-1800 年,藏于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藏品编号为 IS.13-1969。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藏有一幅描绘同一主题的相关中国唐卡,年代为 18 世纪,藏品编号为 54486。54486.

估价 500 - 1 000 EUR

编号 32 - A THANGKA OF RED AMITAYUS, TIBET, 18TH CENTURY - 红阿弥陀佛唐卡,西藏,18 世纪 色漆和金色布面,丝绸锦缎镶饰。红皮肤的神坐在莲花宝座上,双手下垂,持长寿器,背后有光环,周围有火焰曼陀罗,右侧是白度母,左侧是六臂乌斯尼沙维迦耶,手持宝珠、金刚杵、箭和刻有文字的牌匾。菩萨们背靠红色光环和深蓝色曼陀罗,头顶三组三颗火焰明珠,周围是一片青翠的景色,日月之下是枝繁叶茂的莲花、连绵起伏的群山和旋转的云朵。 出处:德国私人收藏:来自德国私人收藏。 保存状况:画作上部略有修补,其他部分保存完好,有一些磨损、玷污、少量损失和轻微折痕。 尺寸:图片尺寸 24.8 x 19.4 厘米,包括装裱尺寸 54.5 x 34 厘米 文献对比:比较费伦茨-霍普东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描绘红色阿弥陀佛的相关唐卡,该唐卡绘制于 18 世纪,插图见 Béla Kelényi 和 Judit Vinkovics 的《西藏和蒙古佛教绘画卷轴》,布达佩斯,1995 年,目录编号:46。46,喜马拉雅艺术资源上有图解,项目编号:99154。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2006 年 9 月 20 日,拍号 100 价格10,200 美元或约 14,000 欧元 14,0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作品描述红色阿弥陀佛唐卡,中国藏族,18 世纪 专家评论:注意尺寸(40 x 76 厘米)。

估价 600 - 1 200 EUR

编号 33 - A THANKGA OF GREEN TARA OF THE SANDALWOOD FOREST, YURLOD KURPA, TIBET, 18TH - 19TH CENTURY - 檀香林的绿塔拉谢嘎,西藏玉若库尔帕,18 - 19 世纪 画布上的金彩和色粉。画面描绘了净土中的绿度母,她端坐在檀香林宫殿中央的白色和绿色垫子上,施展教化和许愿的手势,左手持莲花,两侧是蓝黑色的埃卡贾蒂和黄色的玛利奇,前景是表演的天人乐师和舞者,天空中还有其他神灵和神兽。 铭文:背面:几句 "唵嘛呢叭咪吽 "的诗句 出处: 英国贸易:英国贸易。 保存状况:保存状况良好,颜料略有磨损,有少许折痕和剥落。装裱处有一些裂痕、松动的线头和轻微的污迹。卷轴把手丢失。 尺寸:尺寸(包括装裱)126.5 x 79 厘米,图像尺寸 61 x 42.5 厘米 绿度母净土,又称尤洛德库尔帕,是阿摩塔巴的苏卡瓦提或西方净土的一部分。 丝绸锦缎裱件源自中国,制作于 19 世纪,描绘的是一条五爪御龙,在火焰和卷云中追逐火焰明珠。 文献对比: 比较鲁宾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幅相关的白度母唐卡(19 世纪,藏品编号 F1996.32.5)。比较鲁宾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幅相关唐卡《净土中的绿度母》(19 世纪),藏品编号 P1996.8.1,图示见《喜马拉雅艺术资源》,项目编号 239。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邦瀚斯拍卖行,2021 年 3 月 12 日,拍号 376 价格8,925美元或约合 9,3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檀香林绿度母唐卡,西藏,18/19 世纪:檀香林绿度母唐卡,西藏,18/19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图案和颜色。请注意尺寸略小(120 x 72.7 厘米,底座)。

估价 800 - 1 600 EUR

编号 35 - A THANGKA OF CHATURBHUJA AVALOKITESHVARA, TIBET, 18TH - 19TH CENTURY - 夏楚布扎-阿瓦洛吉特舍瓦唐卡,西藏,18 - 19 世纪 布面色调和金色,装裱为悬挂卷轴。坐于莲花宝座上的禅定坐姿,莲花宝座位于阶梯状方形底座上,底座上有雪山狮子和卷轴图案,主手持花瓶置于胸前,上手持玛拉和莲花。身着色彩斑斓的袍服和飘带,饰以精美的珠宝。宁静的脸庞,弯弯的眉毛下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两侧是修长的耳垂。头发整齐地扎成双髻,由一个叶状头冠固定,每片叶子下方都有莲花纹饰。 铭文:背面用藏文刻有 桑吉(释迦牟尼)和 观音菩萨)的教义。 唵嘛呢叭咪吽。唵嘛呢叭咪吽。Sange Hoepak Meh gi Shingkham Nubchok Dewa Chen du Kepar Shok.Chenresi gi Shingkham Sa Potata la Thang Sange Mengi Lawe shingkham Sharchok Lhana Dukpe Shing du Gewar Shok。 出处:德国贸易。 状况良好:状况良好,有轻微磨损、弄脏、折痕、轻微损失和污渍。 尺寸图片尺寸 65 x 46 厘米,包括装裱尺寸 137 x 75.5 厘米 莲花坐垫上坐着禅定的菩萨,双手以各种不同的姿势合十。顶部中央为宗喀巴像,手持莲花茎,肩部盛开,手持宝剑和书,背景为青翠的山水,山石穿洞,云雾缭绕。图像上有金字铭文。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2013 年 9 月 18 日,拍号 277 价格11,875美元或约14,000欧元 14,0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作品描述Chaturbhuja 观世音菩萨画像,西藏,18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一下两者密切相关的主题、绘画方式和尺寸(64.1 x 43.2 厘米)。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拍卖行,2010 年 9 月 14 日,拍号 154 价格6,250美元或约合 8,0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作品描述恰图布贾观世音菩萨唐卡,西藏中部,门日风格,19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与之密切相关的主题、绘画方式和尺寸(65.5 x 44.5 厘米)。

估价 800 - 1 600 EUR

编号 36 - A THANGKA OF CHATURBHUJA AVALOKITESHVARA, TIBET, 18TH-19TH CENTURY - 恰楚布贾-阿瓦洛吉特舍瓦唐卡,西藏,18-19 世纪 布面色漆。坐于莲花座上,作禅定坐姿,主手持宝珠于胸前,副手持莲花和玛拉珠。身着蓝红相间的袍服,头戴飘逸的绿色围巾。他面容安详,优雅的弯眉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鼻子宽阔,嘴唇饱满,面带微笑。他的头发梳成高高的发髻,发髻顶端是五叶头冠后阿弥陀佛的红色头像,头像背后是放射状的曼陀罗和绿色光环。 出处:吴求安博士收藏。Wou Lien-Pai Museum,coll. No.P.46.吴翘安博士(1910-1997 年)是中国外交官和著名的中国艺术学者。他的父亲伍连碹(1873-1944 年)是 20 世纪初中国的主要政治人物之一,因在民国动荡年代担任议长和议会领袖而为世人所熟知。1952年退休后,他定居伦敦,并将余生献给了中国艺术研究。毋庸置疑,吴博士多年的收藏生涯恰逢伦敦市场上中国艺术品大量上市的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他收藏了1000多件作品,几乎囊括了中国艺术的所有门类。吴博士收藏的核心动力是保护散落在欧洲各地的中国丰富历史文物、弘扬中国艺术和文化的强烈愿望。不知从何时起,伍博士萌生了建立一个收藏馆的想法,但在 1968 年,为了纪念他的父亲,伍连派博物馆正式开馆。多年来,博物馆已成为收藏家、学者和来访政要的 "必游之地",伍博士乐于带领参观者参观展厅,讲述中国辉煌的历史故事。 状况良好:保存状况良好,有轻微磨损、少量玷污、折痕和少量损失。 尺寸:图片尺寸 44 x 29.5 厘米,包括画框尺寸 65.9 x 51.9 厘米 下部的文殊菩萨在莲花宝座上坐禅,右手挥剑,左手拿着一朵莲花,莲花在肩部盛开,支撑着一本书,大日如来穿着虎皮,在火焰中大步流星。日月之下,桃枝硕果累累,景色葱茏。 文献比较:比较新德里西藏博物馆收藏的 Chaturbhuja Avalokiteshvara 的相关唐卡,其年代为 19 世纪,图示见喜马拉雅艺术资源(Himalayan Art Resources),编号 72057。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拍卖行,2010 年 9 月 14 日,拍号 154 价格6,250美元或约合 8,0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作品描述恰图布贾观世音菩萨唐卡,西藏中部,门日风格,19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与之密切相关的主题和绘画方式。注意尺寸(65.5 x 44.5 厘米)。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2013 年 9 月 18 日,拍号 277 价格11,875美元或约14,500欧元 14,5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作品描述Chaturbhuja 观世音菩萨像,西藏,18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这幅画的主题和绘画方式。注意不同的曼陀罗和尺寸(64.1 x 43.2 厘米)。

估价 1 000 - 2 000 EUR

编号 37 - † A LARGE THANGKA OF CHAKRASAMVARA WITH VAJRAYOGINI, 19TH CENTURY - † 金刚持与脉轮菩萨的大型唐卡,19 世纪 西藏。布面上的色漆和金漆。画工精细,中央神与他的妃子合体,以阿利达萨纳式站立在基座上,脚下踩着仰卧的人物,基座由曼陀罗花框住。神像四头十二臂,以蓝、红、白、黄四色绘制,主手持金刚杵和铃铛,交叉拥抱金刚手,副手持武器和礼器,均匀地环绕在夫妇周围。僧侣向神灵供奉五彩珠宝,僧侣位于画面中央偏下位置,周围上部是舞动的五彩大金刚,下部是国王和忿怒神。 出处:由现任主人的父亲于 1970 年左右在西藏购得,之后一直传承至今。 状况良好:保存状况良好,有磨损、污迹、褪色、折痕和褶皱。两部分拼接在一起。 尺寸: 119 x 119 厘米 这幅充满力量的画作描绘了 Chakrasamvara 拥抱其瑜伽妃 Vajrayogini 或 Vajravarahi 的场景,是一种高度能量化的视觉效果,高级密宗大师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这些都是金刚乘系统中的关键神灵,结合了密宗中最强大的两种思想:金刚亥母所体现的智慧和 Chakrasamvara 的精髓--慈悲。他的名字译为 "极乐世界"(Circle of Bliss),体现了这两种佛教基本信条的强大结合。在密宗冥想中,这两个原则的结合被用来产生开悟的心境。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1999 年 3 月 23 日,拍号 172 价格4,370 美元或大约 7,7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藏品描述大日如来谢卡,西藏中部,18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绘画方式、相似的主题和跳舞的达基尼。注意尺寸较小(96 x 65 厘米)。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苏富比,2013 年 3 月 20 日,拍号 251 价格3,750美元或约4,700欧元 4,7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作品描述描绘 Chakrasamvara 的唐卡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绘画方式和主题。 13% 的增值税将加到落槌价上,作为买方溢价的附加费用 - 仅适用于欧盟境内的买家。

估价 1 000 - 2 000 EUR

编号 39 - A THANGKA OF BUDDHA AND JATAKA TALES - 佛与净土故事唐卡 西藏,19 世纪。布面上的色粉和金箔。唐卡色彩鲜艳,佛陀端坐在莲花宝座上,双手合十,手持钵盂,身着宽松的补丁袈裟,面容安详,双目低垂,面带慈祥的微笑,周围是寺庙和僧院的场景,有上师和信徒,详细描述了佛陀前世的故事,整个唐卡在一片青翠的山林中绘制。 钤印:背面为 "唵嘛呢叭咪吽"。 出处:德国私人收藏来自一个古老的德国私人收藏,购于 2007 年之前。 状况良好:状况良好,有轻微磨损、折痕和少量污渍。 尺寸:图片尺寸 84 x 56.5 厘米,包括画框尺寸 115.5 x 80.5 厘米 丝绸锦缎装裱,金漆木框。 这幅画描绘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周围环绕着描绘第三世噶玛巴朗炯多杰(1284-1339 年)所著《故事集》中各种净土故事的小插图。这幅作品很可能是描绘一百个净土故事的大型画集的一部分,每幅画都以释迦牟尼佛像为中心。丰富的绿色和蓝色调让人联想到中国山水画,这表明该作品是十八或十九世纪的产物,当时藏汉文化间的艺术风格交流正处于鼎盛时期。 文献比较: 比较鲁宾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幅描绘释迦牟尼佛及其生活场景的相关唐卡,其创作年代为 19 世纪,藏品编号为 C2006.66.222。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伦敦苏富比拍卖行,2014年5月14日,拍号378 价格31,250英镑或约 53,5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描述:大型彩绘唐卡大型彩绘唐卡,描绘佛陀和净土故事,西藏,18 世纪/19 世纪早期 专家评论:比较密切相关的主题和绘画方式。

估价 800 - 1 600 EUR

编号 40 - A THANGKA DEPICTING SUBINDA, THE RAISED PAGODA LUOHAN, 19TH CENTURY - 描绘苏宾达的唐卡,隆起的佛塔罗汉,19 世纪 汉藏风格。画工精细,阿罗汉坐在垫子上,举着一个托盘,托盘上耸立着一座宝塔,宝塔在一棵开花的梅树下,旁边是一个供桌,供桌上的供品由两名僧侣在悬崖峭壁下照料,他的鞋子放在面前的矮桌上。下方是坐在大象背上的萨曼达菩萨,两侧是蓝皮肤和白皮肤的随从和一名信徒,以及站在彩虹下的佛陀,周围是随从神灵和一名僧侣,云雾缭绕。在一片青翠的景色中,有一条蜿蜒的河流,一侧是蓝色的大黑天,另一侧是三位坐着的僧侣。 出处:德国贸易,购自柏林的一处私人庄园。画框背面有一个旧标签,上面写着 "Koheji's Arabesque Gallery。画框。巴林麦纳麦"。 状况良好:保存状况良好,有轻微磨损、少量污迹、细微折痕和轻微剥落。 尺寸:图片尺寸 76.9 x 51.2 厘米,包括画框尺寸 78.8 x 54 厘米 布面水粉和金色。镜框在玻璃后。 专家说明:这幅唐卡出自一套十六或十八幅描绘阿罗汉的唐卡。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套这样的唐卡,其原始构图可追溯到永乐年间,见《藏传佛教唐卡--古宫宝物院藏文武真品全集》,香港,2006 年,第 189 页,编号 175。 文献比较: 比较鲁宾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两幅相关的阿罗汉唐卡,其年代为 19 世纪,收藏编号分别为 C2002.16.2 和 C2002.16.3,每幅唐卡的插图均载于《喜马拉雅艺术资源》,项目编号分别为 65102 和 65103。请注意这些唐卡上的岩画,尽管色彩不那么鲜艳,但仍与本拍品上的岩画十分相似。

估价 1 000 - 2 000 EUR

编号 41 - † A LARGE THANGKA OF NYINGMA PROTECTOR RAHULA AND HIS FIFTEEN-DEITY ASSEMBLY, 19TH CENTURY - 宁玛派保护神拉胡拉及其十五神集会的大型唐卡,19 世纪 西藏。布面上的色粉和金漆。画工精细,中心人物的下半身为一条腰系狮皮的大蛇,睁开的双眼覆盖着躯干和双臂,九张忿怒的面孔分三层排列在他的肩膀上方,上面有一个鸟头,他正用弓箭瞄准远方射击,人物身上燃烧着火焰,似乎从汹涌的水中浮出。人物周围有 15 个多臂忿怒神像,全都燃烧着火焰,背景是山景。 出处:1970 年左右由现任主人的父亲在西藏购得,之后一直传承至今。 保存状况:状况:磨损、弄脏、褪色、脱落、有些折痕和擦伤,整体状况尚可。 尺寸: 101.5 x 121.5 厘米101.5 x 121.5 厘米 拉胡拉是宁玛派 "显密宝藏"(Terma)传统中的忿怒护法,最终也在其他藏传佛教传统中得到传承。在佛教描绘中,他的下半身是盘绕的蛇精(纳迦),上半身有四只手臂和九个头,并饰有一千只眼睛。上面描绘的九个堆叠在一起的头是拉胡拉黯然失色的九个行星,或者说是被吞食的九个行星,现在象征性地出现在他自己的脸和贪得无厌的嘴上。在所有头颅的顶端是一只黑色乌鸦的头。 文献比较: 对比鲁宾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幅与之密切相关的唐卡《拉胡拉和他的十五神集会》,该唐卡绘制于 19 世纪,藏品编号为 C2010.13。 13%的增值税将被加到落槌价上,作为买方溢价的附加费用--仅适用于欧盟境内的买家。

估价 1 000 - 2 000 EUR

编号 44 - A PAINTING DEPICTING THE BUDDHA’S PARINIRVANA, QING DYNASTY - 描绘佛陀般涅槃的画作,清朝 藏汉文,18-19 世纪。布面描金。佛陀躺在高床上,周围是一群哀悼者,包括天人、菩萨、权贵和动物,他们都在哀悼佛陀的逝世。佛陀表情安详,双臂垂在身侧,头枕在枕头上。幼小的玉兰树枝繁叶茂,花朵绽放,为佛祖遮阳。最上层描绘的是蓝红相间的天体景观,河谷上方有一尊神像。所有图案均以蓝色花卉边框围合,装裱在丝绸画框上。 出处:Koller,苏黎世,2022 年 11 月 29 日,拍賣品號 179,估價 10,000 - 15,000 瑞士法郎或約 11,500 - 17,250 歐元。 11,500-17,25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状况良好:状况良好,有磨损、轻微脏污、轻微褪色、折痕和轻微镀金损失。丝绸锦缎状况一般,有大量磨损、脏污、松线和小裂痕。 尺寸图片尺寸 30.6 x 32.6 厘米,包括画框尺寸 46 x 49 厘米 佛陀之死又称 "佛陀般涅槃",指的是佛陀死后的觉悟,在佛教圣像中被广泛描绘,并在《大般涅槃经》中有所叙述。根据佛教传统,佛陀死于北印度的库希纳伽罗,传统的佛陀生活年代为公元前 566-486 年。佛陀圆寂后,遗体被火化并分发给他的信徒。守护佛陀遗体的佛塔成为佛教徒重要的朝圣地。 大般涅槃经》是最重要的佛经之一,它讲述了佛陀圆寂的前后经过。该经文的确切起源时间尚不确定,但其早期形式可能形成于公元二世纪或公元二世纪之前。梵文原文除少量残本外已不复存在,但有汉文和藏文译本。 专家注释:这幅画描绘的是流行的般若波罗蜜多图案的有趣变体,从色彩、绘画方式和锦缎装裱来看,显然是由汉族或藏族画家绘制的。请与日本平安时代的同题材早期作品(267.6 x 271.2 厘米,位于日本和歌山光谷山的金刚部寺)进行比较。

估价 3 000 - 6 000 EUR

编号 45 - A GROUP OF TWO PAINTINGS OF KALI AND BHUVANESHVARI, NEPAL, 19TH CENTURY - 卡利和布瓦涅什瓦里的两组绘画,尼泊尔,19 世纪 纸上有矿物颜料、金颜料和水粉。第一幅画描绘的是湿婆扮演的卡利,她站在一具尸体上,头顶一朵盛开的莲花,四只放射状的手臂拿着一把剑、三叉戟、卡帕拉和一个被砍下的头颅;第二幅画描绘的是布瓦涅什瓦里从一个扬特拉中站起,她的四只手臂做出慈善和保护的手势(mudras),同时拿着一根套索和武器。每个帕塔(叶片)的背面都用纽瓦里语刻有与每个神灵相关的咒语,所有咒语都在叶状边框内。 出处:法国私人收藏,1982 年购入。巴黎佳士得拍卖行,2014 年 6 月 11 日,第 372 号拍卖品(五幅描绘湿婆和卡利的画作),成交价 6,250 欧元,折合约 7,500 欧元。 7,500欧元。)西班牙巴塞罗那卡洛斯-克鲁亚纳斯-达尔莫收藏,购自上述作品。卡洛斯-克鲁亚纳斯-达尔莫收藏,西班牙巴塞罗那,购自上图。 保存状况:保存状况良好,与年代相符。外部边缘有一些折痕、轻微剥落、轻微划痕、微小污渍和轻微损失。 尺寸:43.2 x 30 厘米和 29.5 x 30 厘米:尺寸:43.2 x 30 厘米和 29.5 x 42.7 厘米 尼泊尔祭祀绘画让人一窥鲜为人知的神秘图腾。 文献对比: 比较一幅密切相关的印度教女神画作,尼泊尔,18 世纪,洛杉矶艺术博物馆藏品,收藏编号 M.81.206.8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纽约宝龙拍卖行,2019年3月19日,拍号940 估价6,000美元或约6,800欧元 6,8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折算和调整 说明:两件湿婆和布瓦涅什瓦里的帕塔,尼泊尔,18 世纪湿婆和布瓦涅什瓦里的两个帕塔,尼泊尔,18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与之密切相关的主题以及相似的技法和主题表现。注意尺寸(39.5 x 25.8 厘米)。

估价 1 500 - 3 000 EUR

编号 49 - A TIBETAN IRON AND COPPER REPOUSSÉ ‘DRAGON’ SADDLE, 18TH-19TH CENTURY - 西藏铁铜彩绘 "龙 "马鞍,18-19世纪 雕刻的木片由绳索、皮革带、鲨鱼皮套和金属座连接起来。鞍座中央有一个正面的龙头,两侧有两条蠕动的龙,它们从汹涌的波涛中腾空而起,周围环绕着漩涡状的云朵,下方是三宝图案。丝绸锦缎马鞍套内衬红色织物,上面盖有两个印章。 出处:来自 Annick 和 Alain Cical 的私人收藏。Annick 和 Alain Cical 是巴黎的艺术经纪人,他们共同或单独经营着多家画廊,包括 1989 年成立的 Cical-Goas 画廊和 L'Asie Animiste 画廊。这对夫妇的足迹遍布西藏、尼泊尔、印度和东南亚。四十年来,他们收藏了大量雕塑、面具、珠宝和艺术品,令人印象深刻,且不拘一格。 状况良好:状况良好,有预期磨损、制造缺陷、使用痕迹、微小划痕、轻微划痕、小凹痕和损失。 重量: 5 056 克 尺寸长 54 厘米(鞍座),尺寸 62 x 38 厘米(鞍盖) 拍卖结果比较: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苏富比,2015年9月19日,第712号拍卖品 价格32,500美元或约合 39,0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折算和调整 描述:皮质铁制马鞍,西藏,18/19 世纪:铁皮马鞍,西藏,18/19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造型和龙形图案。请注意马鞍上的大马士革金属工艺以及拍品中的两个马镫。

估价 1 000 - 2 000 EUR

编号 50 - A LACQUERED WOOD SADDLE, QING DYNASTY - 清代漆木马鞍 中国南部,云南省,19 世纪。木质漆面为黑色、深红色和赭黄色,饰有风格化的花饰、各种纹饰以及点状和线状图案,系在皮革底座上。该马鞍来自云南省的彝族。 出处:米歇尔-帕切洛,威尼斯。Koos de Jong 博士收藏,2013 年从上述人士手中购得。德容博士是荷兰艺术史学家,数十年来一直私人收藏中国艺术品。他撰写了数百篇文章和数本书籍,介绍荷兰从中世纪到现代的美术和装饰艺术,并在《龙与马》(Dragon & Horse)一书中发表了关于马鞍毯的广泛研究。龙与马"》(Dragon & Horse)一书中对马鞍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976 年至 2009 年间,他曾在荷兰多家博物馆工作,并担任登博斯欧洲陶瓷工作中心的主任。 状况:木料有大量磨损、老化裂纹、碎裂和小的损失。漆面有一些损失和磨损,部分区域风化。珍珠母贝有一些损耗和轻微裂纹。皮革有大量磨损、折痕和污渍。 重量:1 800 克 尺寸: 长 41 厘米长 41 厘米 彝族或糯索族(历史上称为 "罗洛")是中国、越南和泰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 900 万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承认的 55 个少数民族中的第七大民族。他们主要生活在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的农村地区,通常居住在山区。 配有相关的金属支架。(2)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苏富比,2018年9月15日,拍号1310 估价6,000美元或约6,900欧元 6,9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折算和调整 说明:清代一对黑地聚彩漆礼仪鞍,清代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黑漆地和类似的多彩装饰。注意尺寸较大(50.8 厘米),且拍品为一对。

估价 500 - 1 000 EUR

编号 51 - A RARE LIAO DYNASTY LACQUERED WOOD SADDLE WITH GILT COPPER APPLICATIONS - 罕见的辽代鎏金铜漆木鞍 已出版:Koos de Jong 博士,《龙与马》。中国及其他地区的马鞍地毯和其他马具,阿姆斯特丹 - 香港,2013 年,图 3.02,第 35 页。3.02, p. 35. 中国西北地区,916-1125 年。鞍座和鞍肩上的鎏金铜饰为追逐火焰宝珠的龙形,帐子上的铜饰为莲花形,一侧的铜饰为穿孔神兽面具的花朵形。 出处:曾为美国私人收藏。Koos de Jong 博士收藏,2007 年从上述收藏者处购得。de Jong 博士是荷兰艺术史学家,数十年来一直私人收藏中国艺术品。他撰写了数百篇文章,并出版了多本关于荷兰美术和装饰艺术的书籍,涵盖了从中世纪到现代的各个时期。2013 年,他出版了《龙与马,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鞍毯和其他马具》一书,对中国马具进行了广泛研究。1976 年至 2009 年间,他曾在荷兰多家博物馆工作,并担任登博斯欧洲陶瓷工作中心主任。 状况:原始、未经修复的状态,考虑到马鞍的年代,令人印象深刻!只有漆面有大面积脱落,还有裂纹、划痕和其他使用痕迹。木头上有岁月留下的裂痕和一些小缺口,以及细腻的深色铜锈。铜制部件上的镀金已大部分脱落,并出现了小凹痕、凹陷以及细腻的孔雀石绿和铜红古铜色。 重量:2.6 千克 尺寸:长 49 厘米长度: 49 厘米 辽代漆马鞍的存世量极为稀少,而此件似乎是独一无二的。漆器和铜饰的使用表明,它是为品味高雅、地位显赫的上层人士制作的。 配有一个相关的金属支架。(2)

估价 5 000 - 10 000 EUR

编号 53 - A RARE AND IMPORTANT POLYCHROME DECORATED LIMESTONE FIGURE OF BUDDHA, NORTHERN QI DYNASTY - 罕见的重要石灰岩多彩装饰菩萨像,北齐 中国,550-577 年。雕刻精细,身着贴身僧袍,立于三昧耶中,单肩披着袈裟,袈裟上有整齐的雕刻褶皱,褶皱上覆盖着红色颜料残余,细节优雅。脸部和裸露的肩部有鎏金残余,表情安详,双目低垂,饱满的弓形嘴唇形成平静的微笑,耳垂拉长,头发排列成整齐的雕刻节点。 出处:日本私人收藏:日本私人收藏。M.M. 先生收藏,1971 年购自上述收藏。意大利私人收藏,购自上述收藏。 保存状况:状况:非常好,与年代相符,有磨损、风化和侵蚀迹象、小划痕、颜料和镀金损失、缺口和自然瑕疵,均符合预期。在修复过程中,除去了一层大气灰尘和一层保护蜡。之后,雕像进行了色度整合处理,以填补头发区域的颜料缺口,确保一致性。在修复过程中,雕像还被安装在支架上。本拍卖品附有一份详细的意大利文保护报告,其中包含对前后保护状况的详细分析,由保护专家签名,日期为 2023 年 9 月 7 日。 重量:41.3 千克(包括底座) 尺寸:高 108 厘米(含底座高 108 厘米(含底座),97.5 厘米(不含底座) 安装在现代支架上。 北齐时期见证了佛教雕塑风格的转变,尤其是在服饰方面。北魏工匠描绘的佛像袈裟颈部深邃,褶皱丰满,波澜起伏,而北齐的袈裟则柔软飘逸,露出下面的身体轮廓。与当时其他类似的佛像一样,这尊佛像也曾被涂上华丽的彩绘和镀金。 北齐风格是对印度古普塔风格,尤其是萨尔纳特流派的间接诠释,通过中亚贸易路线传入中国。外来风格的采用反映了北齐初期的社会政治变革,当时的统治者将目光投向了非汉族风格的传统。这与北魏统治者寻求通过汉化过程使自己融入汉族政体形成了鲜明对比。 文献比较: 比较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与此密切相关的石灰岩佛像,该佛像身着相关的袈裟,采用密切相关的造型和鎏金残片雕刻而成,高 150 厘米,年代为北齐。比较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收藏的一件相关的石灰石佛像,该佛像同样覆盖着多色颜料,高 110 厘米,年代为 6 世纪晚期,藏品编号为 2000.207。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2015 年 3 月 20 日,第 755 号拍卖品 成交价1,805,000美元,约合2,230,000欧元。 2,230,0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描述:北齐鎏金石佛像,北齐 专家评论:对比与之密切相关的风格和多彩颜料。注意不同的风化和袈裟上没有细致的刻痕。注意尺寸较小(46.6 厘米)。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紐約佳士得,2020 年 9 月 25 日,拍賣品號 1531 价格2,550,000美元,约合2,856,000欧元。 2,856,0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折算和调整 说明:北齐宏伟的大型灰色石灰石佛像,北齐时期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风格和刻划的袈裟。注意缺少保存下来的颜料。注意尺寸较大(171.3 厘米)。

估价 15 000 - 30 000 EUR

编号 55 - A RARE AND MONUMENTAL PAINTED LIMESTONE FIGURE OF A BODHISATTVA, SUI DYNASTY - 罕见的不朽石灰岩彩绘菩萨像,隋朝 中国,581-618 年。菩萨身着宽松的袈裟,袈裟的褶皱优雅地荡漾开来,袈裟收拢于脚下,袈裟上饰有精美的珠饰,珠饰上有花卉徽章和细丝带。椭圆形的脸庞两颊丰满,下巴柔和圆润,弓形嘴唇紧闭,挺直的鼻子通向宽阔的弯眉,眼睑部分下垂,陷入沉思,脸部两侧有下垂的耳朵,高高的头冠上装饰着圆形和叶状图案,中间有流苏。 出处:来自著名的匈牙利私人收藏。 保存状况:状况良好,与年代相符。磨损、风化和侵蚀迹象、缺口、划痕、刻痕、结构性裂缝、预期损失。漆层和颜料层历经数百年不断更新。底座略有倾斜。整体呈现出良好而坚实的铜锈,整体自然生长。 尺寸:高 201 厘米(人物整体)和 42 厘米(仅头部) 雕刻精美,面颊丰腴,眉弓宽阔,鼻梁高挺,目光可直达丰唇,这些特征体现了雕刻艺术从北齐(550-577 年)和北周(557-581 年)时期的线性和结构性菩萨形象向唐代(618-907 年)的圆润丰腴形态过渡的关键时期。其椭圆形的脸庞和理想化的表情散发出深邃的灵性,显示出早期对自然主义的尝试,而其雕刻丰富的花瓣冠则让人联想到前朝的风格化美学。 从公元 220 年汉朝灭亡开始,中国经历了长期的文化、政治和军事分裂,隋朝于 589 年统一了中国。佛教被视为统一帝国和巩固王朝权力的一种手段,因此隋朝统治者开始建造大型宗教建筑,并委托制作佛教造像。虽然隋朝的雕塑在风格上延续了前朝的传统,但 "前两种风格中潜藏的特点在隋朝的雕刻师那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Angela F. Howard,《中国雕塑》,纽黑文,2006 年,第 290 页)。Osvald Sirén 在《过渡时期的中国大理石雕塑》(Chinese Marble Sculptures of the Transition Period)一书中指出,"对自然的观察和对雕塑形式的掌握似乎都有了提高",《东方艺术博物馆简报》(Bulletin of the Fine Eastern Art),1940 年,第 12 期,第 490 页。 山东青州的发掘出土了北齐和隋朝的石灰岩立菩萨像,这些菩萨像都用多色颜料和鎏金装饰,脸部饱满,呈椭圆形,头戴复杂的冕,冕上有花瓣状的裂片和下垂的流苏,这表明这种雕刻风格是有地理和文化渊源的。 文献比较: 比较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相关的石灰石彩绘菩萨像,其年代也是隋朝,高 185.4 厘米,收藏编号为 42.25.3a、b。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纽约苏富比,2019年9月10日,拍 卖 品 号 60 价格200,000美元或约合 222,0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折算和调整 说明:隋朝大型石灰岩雕刻菩萨头像,隋朝 专家评论:比较一下与此头像密切相关的造型和雕刻方式,其面部特征和带有圆形图案和流苏的头冠非常相似。注意其尺寸(40.7 厘米)与本头像几乎完全相同。

估价 15 000 - 30 000 EUR

编号 56 - A GILT-BRONZE FIGURE OF BUDDHA, LIAO DYNASTY - 辽代鎏金铜佛像 中国,907-1125 年。铸工精细,以三昧耶像站立在圆形莲花台上,莲花台支撑在束腰底座上,右手持毘卢遮那咒,左手持卷轴。他身着宽松的僧袍,袍子的褶皱渲染得极好,袍子的后部呈优雅的弧形,而袖子则随着他的手势自然地向前拉。他面容安详,双眼炯炯有神,嘴唇饱满,两侧有长长的下垂耳垂。他的头发紧紧地卷在圆顶的乌纱上。 出处:波拉克艺术品,阿姆斯特丹,2016 年。匈牙利布达佩斯的重要私人收藏,在马斯特里赫特 TEFAF 展览会上购得。本拍品附有 Polak Works of Art 2016 年 4 月 5 日的原始发票副本。Polak Works of Art 是一家位于 Rijksmuseum 附近的画廊,由 Jaap Polak 经营,他是艺术品和古董贸易领域最后的通才之一,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和各个时期的考古发现和艺术品。该画廊还收藏了大量重要的印尼艺术档案,被称为 "印尼古代艺术文献中心",并定期在马斯特里赫特的 TEFAF 展览会上展出。 保存状况:保存状况良好,与年代相符。广泛磨损、风化和侵蚀迹象、包壳、铸造缺陷、小划痕、鎏金轻微摩擦、小凹痕和微小损失。青铜器上的孔雀石和黄铜包壳呈现出丰富的自然生长的铜绿。 重量:275.4 克 尺寸:高 14 厘米高度 14 厘米 专家说明:青铜器上覆盖着一层极好的、富有光泽的玫瑰金鎏金(由铜含量较高的金合金制成),保存完好。在这一时期的中国青铜器中,这种独特色彩的鎏金极为罕见。 文献对比: 比较一件相关的鎏金青铜观音像,其莲座和袈裟相似,高 34.4 厘米,年代为辽代,收藏于芝加哥艺术学院,参考编号为 1926.272。比较一件相关的鎏金青铜立像,袈裟相似,高 11.1 厘米,为辽代作品,收藏于巴斯东亚艺术博物馆,记录编号为 BATEA: 1070。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香港苏富比,2013 年 10 月 8 日,拍号 3292 价格:325,000 港元或约合 49,0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拍品描述小型鎏金铜佛像,辽代 专家评论:比较两者密切相关的造型和铸造方式。注意不同的底座。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2008 年 9 月 17 日,拍 卖品号:392 价格74,500 美元或约 100,000 欧元。 100,0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辽代罕见的小型鎏金铜佛像,辽代 专家评论:对比一下这尊佛像的造型和铸造方式,以及相似的莲花底座。注意大小相同(14 厘米),姿势不同。

估价 10 000 - 20 000 EUR

编号 58 - A GILT-LACQUERED BRONZE FIGURE OF BUDDHA AKSHOBHYA, MING DYNASTY - 明代鎏金漆阿閦佛铜像 中国,1368-1644 年。铸工精细,坐于莲花底座之上,双手持菩提心印和禅定印。身着宽松长袍,胸前开襟,露出内衣,下摆饰有花卉图案,并饰有精美珠宝。脸部表情安详,眉毛下垂,眉毛以乌尔纳为中心,头发紧紧卷起,覆盖在乌斯尼沙上,乌斯尼沙上有一个小结,小结位于叶状头冠的后面。 出处:欧洲私人收藏来自欧洲私人收藏,在瑞士贸易中购得。 状况良好:保存状况良好,有磨损、小划痕、凹痕、轻微划痕、铸造缺陷、摩擦以及漆面和镀金损失。 重量:3.8 千克 尺寸:高 31 厘米高度 31 厘米 布米斯巴沙手势("大地见证 "手势)是释迦牟尼佛和大日如来(Akshobhya)的专用手势。由于释迦牟尼在传统上被描绘成不修边幅的苦行僧,因此这尊佛像上的皇冠表明他是阿閦佛。后者是藏传金刚乘佛教的概念,在元朝(1279-1368 年)传入中国。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会:旧金山邦瀚斯拍卖行,2012 年 12 月 10 日,拍号 5052 价格25,000美元或约合 30,5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明代铸铜佛陀坐像,明代 专家评论:比较与之密切相关的造型,其底座和尺寸(29.1 厘米)以及鎏金和漆的状况均与之相似。

估价 3 000 - 6 000 EUR

编号 60 - A LARGE LACQUERED WOOD FIGURE OF BUDDHA, LATE MING/EARLY QING DYNASTY, CIRCA 17TH CENTURY - 大漆木菩萨像,明末清初,约 17 世纪 雕工精细,坐于禅定中,双手下垂成禅定式,身着飘逸的长僧袍,袈裟披于双肩,胸前开襟,并以雕刻丰富的褶皱优雅地聚拢。面部表情安详,眼睛低垂,眉毛呈柔和的弧形,中间是凸起的圆形耳廓,两侧是拉长的耳垂。头发紧紧卷曲,覆盖在乌丝上。背部有一个长方形大孔。 出处:来自比利时 Godfried Wauters 的私人收藏。戈弗里德-沃特斯(Godfried Wauters)活跃于比利时贸易界已有 40 多年。他在已故父亲古斯塔夫(Gustaaf,1905-1992 年)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中国和佛教雕塑在内的大量艺术收藏。 状况良好:保存状况良好,有老化磨损、预期的岁月裂缝和劈裂、轻微的风化痕迹。有损失、缺口和划痕。镀金剥落。漆面与年代相符,有几层经过长期更新。 重量:32.2 千克 尺寸:高 91 厘米高度: 91 厘米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2005 年 3 月 30 日,拍号 223 价格24,000美元或约合 35,5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大漆木雕佛像,明末/清初,17 世纪:大型漆木雕佛像,明末清初,17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面部特征和头发。注意姿势和尺寸(117 厘米)。

估价 2 000 - 4 000 EUR

编号 62 - A GILT-BRONZE FIGURE OF SHADAKSHARI AVALOKITESHVARA, ZANABAZAR SCHOOL - 札那巴扎学校鎏金青铜沙达克舍利阿瓦洛吉特舍瓦像 蒙古,18-19 世纪。铸工精湛,坐于莲花式底座上,双手呈 "安伽利 "式,双手持念珠和莲花。身着透视长袍,褶皱精雕细琢,拢于脚下,腰系珠带,饰以精美珠宝。他面容安详,杏眼圆睁,嘴唇修长,面带微笑,双眉紧蹙,中央有一轮娥眉,整齐的头发束成高髻,发髻上镶嵌宝石,头戴五瓣头冠。 出处:匈牙利私人收藏:匈牙利私人收藏。 保存状况:保存状况良好,有轻微磨损、铸造缺陷、微小划痕,底座已重新密封,镀金已翻新。 重量:899.2 克 尺寸:高 14.4 厘米高度: 14.4 厘米 释迦牟尼佛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四臂化身。这一化身包含了他作为六道众生(地狱众生、饿鬼、畜生、人、半神和神)之主的角色。他化身为众所周知的梵语 "唵嘛呢叭咪吽",即 "莲中宝珠万岁",这也是他左手持莲的原因。 拍卖结果比较: 类型:相关 拍卖会:巴黎苏富比,2016年6月23日,拍号154 价格68,750欧元或约合 80,500欧元(根据撰写本文时的通胀率进行了调整 藏品描述鎏金铜合金释迦牟尼像,蒙古,18-19 世纪 专家评论:对比与之风格密切相关的明亮鎏金。注意底座的不同风格。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巴黎佳士得,2016 年 6 月 22 日,拍賣品號 86 价格337,500欧元或约合 396,000欧元(根据撰写本文时的通胀率调整 描述:罕见的鎏金青铜阿弥陀佛像,蒙古,扎那巴扎尔流派,17-18 世纪罕见的鎏金青铜阿弥陀佛像,蒙古,扎那巴扎尔流派,17-18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风格和底座。注意不同的主题。注意尺寸稍大(17.7 厘米)。

估价 5 000 - 10 000 EUR

编号 64 - A GILT-BRONZE FIGURE OF BUDDHA SHAKYAMUNI, QING DYNASTY - 清代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像 中国,18 世纪至 19 世纪早期。铸造坚固,坐于密封的双莲花底座上,右手下垂成普贤菩萨式,左手放在膝上。他的长袍开襟于胸,系于中腹,披肩垂于双肩,下摆刻有卷藤。他面容安详,目光低垂,眼睑弧度优美,红唇绽放出平静的微笑,两侧是下垂的长耳垂。他的头发呈紧结卷曲状,覆盖在顶部镶有宝石的圆顶乌纱上。 出处:奥地利私人收藏:奥地利私人收藏。 保存状况:状况: 非常好,有轻微磨损,铸造不规则,右臂的铸造线清晰可见,镀金有摩擦,有轻微划痕和颜料残留。 重量:419 克 尺寸:高 11.3 厘米高度: 11.3 厘米 拍卖结果比较: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宝龙拍卖行,2013 年 3 月 18 日,拍号 162 价格12,500美元或约合 16,0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18 世纪包裹鎏金铜合金释迦牟尼佛像,18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样式和底座。注意不同的袈裟。注意尺寸(16.8 厘米)。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宝龙拍卖行,2018年9月10日,第136号拍卖品 价格8,750美元或约10,000欧元 10,0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17/18 世纪鎏金青铜释迦牟尼佛像,17/18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样式和底座。注意袈裟略有不同。注意尺寸(16.2 厘米)。

估价 1 000 - 2 000 EUR

编号 66 - A GILT-BRONZE FIGURE OF GREEN TARA, QING DYNASTY - 鎏金青铜绿度母像,清代 中国,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早期。此件铸工精湛,绿度母端坐在封口的双莲花座上,莲花座边缘饰有细密的珠饰,她的右脚踩在一朵莲花上,右手下垂呈 "瓦拉达 "式,左手上举呈 "维塔卡 "式,两手各持一朵莲花,莲花在她的肩部盛开,她身着雕刻精美的褶皱朵蒂,褶皱拢于脚部,腰部系有珠饰腰带。她精致的头冠、项链、臂带和踝带都是用细小的珠子精铸而成。 出处:奥地利私人收藏:奥地利私人收藏。 状况良好:状况良好,有轻微磨损、极小的铸造缺陷、微小的划痕和一片荷叶脱落。镀金已更新。 重量: 1 084 克 尺寸:高 15.5 厘米高度: 15.5 厘米 塔拉佩戴着精美的珠宝,包括装饰额头的叶状皇冠、固定高髻的莲花顶饰和精雕细琢的头发,头发垂落在肩侧。她精致的项链优雅地垂落在裸露的胸部轮廓上。她宁静的面容,低垂的眼睛,丰满的嘴唇,平静的微笑和细长的眉毛。 绿度母,又名希亚玛塔拉,被尊崇为救世主,是三摩地(即生死轮回的尘世)的解脱者。根据佛教神话,绿度母是从观世音菩萨为众生的苦难而流下的眼泪湖中升起的莲花蓓蕾中诞生的。她以动态的形式体现慈悲,因此通常被描绘成伸出右腿,随时准备跃出以减轻痛苦的女神。她的右手始终保持着表示慈悲和施舍的 varada mudra,左手则保持着表示教导的 vitarka mudra。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邦瀚斯旧金山拍卖行,2013 年 12 月 17 日,拍号 8280 价格40,000美元或约合 50,0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清朝白度母鎏金铜像,清朝 专家评论:比较两者密切相关的形制、底座和造型。注意莲花的不同样式。注意尺寸(17 厘米)。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苏富比,2014 年 3 月 18 日,拍号 277 价格10,000美元或约合 12,5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藏品描述塔拉鎏金铜像,清朝,18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两者密切相关的造型和风格。注意不同的造型。

估价 1 500 - 3 000 EUR

编号 67 - A GOLD- AND SILVER-INLAID BRONZE BELT HOOK, WARRING STATES PERIOD - 金银镶嵌铜带钩,战国时期 中国,公元前 5-3 世纪。弧形腰带钩上精心镶嵌着银丝和金片,中间铸有两条龙,龙身盘绕,金银镶嵌物突出了龙身的凸起部分。挂钩为龙头造型。 出处:来自纽约艾伦和西蒙娜-哈特曼的私人收藏。背面贴有旧标签 "A & S Hartman Collection":CB 54 HUAI"。艾伦-哈特曼(1930-2023 年)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美国艺术品经销商,他接管了父母在曼哈顿的古董生意,并在麦迪逊大道建立了传奇的稀有艺术画廊,在达拉斯和棕榈滩也有分店。他的妻子西蒙妮-霍洛维茨(Simone,née Horowitz)在 1975 年结婚前就已担任纽约画廊的经理助理,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共同建立了著名的收藏,并成为著名的艺术赞助人,丰富了重要博物馆的收藏,包括波士顿美术馆(2013 年开设了艾伦-哈特曼和西蒙妮-哈特曼画廊)以及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布鲁克林博物馆。 保存状况:状况:非常好,与年代相符,有磨损。有风化和侵蚀的痕迹、包壳、小划痕和轻微的镶嵌损失。青铜器上覆盖着丰富的自然生长的铜锈,并有明亮的孔雀石和黄铜包壳。 重量:142.3 克 尺寸:长 11.7 厘米长度: 11.7 厘米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伦敦邦瀚斯拍卖行,2021 年 5 月 11 日,拍号 52 价格4,462英镑或大约 6,8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战国时期精美罕见的金银镶嵌镂空青铜带钩,战国时期 专家点评对比相关的形式,金银镶嵌的两条交错的龙更加突出。注意尺寸略小(10.5 厘米)。

估价 800 - 1 600 EUR

编号 68 - A LARGE BRONZE RITUAL FOOD VESSEL AND COVER, DING, SPRING AND AUTUMN TO WARRING STATES PERIOD - 鼎,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约公元前 5 世纪。铸工精湛,器身由三条高腿支撑,两侧有微微弯曲的 U 形柄,圆顶盖上有三个圆形直立环,环内仍填有长期埋藏的泥土。深器的侧面和盖上铸有同心交错的龙纹带。把手和盖环同样饰有键纹和蟠龙图案。 出处:来自奥地利的一处私人庄园。 保存状况:状况良好,与年代相符,磨损严重。有风化和侵蚀痕迹、泥土包壳、小划痕、轻微缺口和小损失。青铜器上覆盖着一层极好的自然生长的铜锈,上面有明亮的孔雀石、天青石和铜绿石包壳,内部的铜锈尤为明显。 重量:2190 克 重量:2,190 克长 26.8 厘米(跨手柄) 文献对比: 请比较上海博物馆藏的一件与之密切相关的青铜鼎,该鼎铸有同心交错的龙纹带,直径 34.1 厘米,年代为战国时期,插图见陈佩芬的《上海博物馆藏古代青铜器》,1995 年,第 94-95 页,编号 60。 拍卖结果比较: 类型:相关 拍卖会:香港宝龙拍卖行,2022 年 11 月 30 日,第 14 号拍卖品 价格:985,800 港元,约合121,000 欧元。 121,0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拍品描述古青铜礼器食器及盖,丁,春秋时期 专家评论:比较其密切相关的形式和龙纹。注意尺寸较大(42 厘米)。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科隆伦珀茨拍卖行,2019年6月8日,拍号647 价格52,080欧元或约合 56,000欧元(根据撰写本文时的通胀率进行了调整 描述:一件大型青铜鼎大型青铜鼎和盖。中国中北部,山西/河南两省。东周/春秋晚期,5 世纪早期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形式和同心带交错的龙纹。注意尺寸较大(45 厘米)。

估价 1 000 - 2 000 EUR

编号 69 - A BRONZE RITUAL FOOD VESSEL AND COVER, DING, EARLY WARRING STATES PERIOD - 青铜礼器和盖,丁,战国早期 中国,公元前 5-4 世纪。铸工精细,由三条圆柱腿支撑,外部饰有六道交错的龙纹,侧面镶有一对环形把手,圆顶盖上有三个类似的把手。 出处:奥地利维也纳私人收藏: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的私人收藏,20 世纪 70 年代购于北京。 保存状况:状况良好,与年代相符。大量磨损、风化和侵蚀痕迹、包壳、腐蚀、铸造缺陷、划痕、凹痕、小的损失。青铜器上的孔雀石包壳呈现出自然生长的青铜色。 重量:1 227 克 尺寸宽 21.6 厘米(跨手柄),高 17 厘米 鼎器最早由商代铸造,无疑是中国青铜器中的重要器皿。鼎最初是用来烹饪食物的大锅,可以很方便地放在明火上。最早的鼎出土于郑州,可追溯到公元前 15 世纪末。到了东周时期,鼎开始铸有盖子,盖子上通常装有便于取下的环,如本拍品所示。 文献比较: 比较一件与之密切相关的青铜鼎,该鼎带有类似的环形柄,高 15.2 厘米,年代为东周时期,约公元前 5-4 世纪,藏于大英博物馆,登记号为 1936,1118.53。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纽约苏富比,2013 年 3 月 19 日,拍号 64 价格11,250美元或约14,000欧元 14,0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青铜礼器和盖青铜礼器和盖,战国时期 专家点评比较其密切相关的形式、纹饰和铸造方式,以及相似的交错龙纹带、磨损和锈蚀。

估价 800 - 1 600 EUR

编号 70 - A LARGE BRONZE STORAGE VESSEL AND COVER, FANGHU, HAN DYNASTY - 大铜贮器和盖,方湖,汉代 中国,公元前 206 年至公元 220 年。琢面梨形器身隆起于微微展开的方形底上,两侧有饕餮纹把手,悬挂着松散的环,方形盖上有三个扁平的 S 形顶饰。 出处:法国私人收藏:来自法国私人收藏。 保存状况:状况良好,与年代相符。大量磨损、风化和侵蚀痕迹、腐蚀、包壳、铸造缺陷、损失、裂缝、划痕。青铜器上有极好的自然生长的铜锈和零星的孔雀石包壳。 重量:3.7 千克 尺寸:高 42.2 厘米高度: 42.2 厘米 文献对比: 比较一件相关的青铜方壶,出土于湖北云梦水湖底,现藏于云梦县博物馆,出版于《中国古代青铜器全集》,第 12 卷,北京,1998 年,图 9。京都藤井由林馆藏有一件相关的青铜方壶,见 Sueji Umehara, Nihon shucho Shina kodo seikwa(《日本藏中国古代青铜器文物选》),第 6 卷,大阪,1964 年,图 471。 拍卖结果比较: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纽约佳士得,2014 年 9 月 19 日,拍号 1008 价格9,375美元或约合 11,0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青铜礼酒器,房县,汉代(公元前 206 年-公元 220 年青铜礼酒器,房县,汉代(公元前 206 年-公元 220 年) 专家评论:比较其密切相关的形式和铸造方式,以及相似的 S 形顶饰、铜绿和相同的尺寸(42 厘米)。

估价 500 - 1 000 EUR

编号 71 - A BRONZE STORAGE VESSEL AND COVER WITH BIRD-FORM FINIALS, FANGHU, HAN DYNASTY - 青铜贮器和盖,带鸟形顶饰,范湖,汉代 中国,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琢面梨形器身隆起于微微展开的方形底上,两侧施以饕餮纹饰手柄,手柄上悬挂着松散的环,方形盖上有四个扁平鸟形顶饰。 出处:来自奥地利的一处私人庄园。 保存状况:状况良好,与年代相符。大量磨损、风化和侵蚀痕迹、腐蚀、包壳、铸造缺陷、损失、裂缝、划痕。青铜器上有极好的自然生长的铜锈和零星的孔雀石包壳。 重量:4797 克 尺寸:高 41.3 厘米高度: 41.3 厘米 文献对比: 比较一件相关的青铜方壶,出土于湖北云梦水湖底,现藏于云梦县博物馆,出版于《中国古代青铜器全集》,第 12 卷,北京,1998 年,图 9。京都藤井由林馆藏有一件相关的青铜方壶,见 Sueji Umehara, Nihon shucho Shina kodo seikwa(《日本藏中国古代青铜器文物选》),第 6 卷,大阪,1964 年,图 471。 拍卖结果比较: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纽约佳士得,2014 年 9 月 19 日,拍号 1008 价格9,375美元或约合 11,5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青铜礼器,方壶,汉代青铜礼酒器,房县,汉代 专家评论:比较一下与类似鸟形顶饰密切相关的形式和铸造方式。注意相似的尺寸(42 厘米)。

估价 500 - 1 000 EUR

编号 75 - AN INSCRIBED SILVERY BRONZE ‘TLV’ MIRROR, WESTERN HAN DYNASTY - 西汉铭文银铜 "TLV "镜 中国,公元前 206 年至公元 8 年。该铜镜呈圆形,铸工精巧,中央有一个钮,方形边框内有四叶草,外围有八个乳头,乳头上铸有T、L、V以及神兽和飞鸟等图案,图案分为四个象限,周围有 28 个字的铭文,铭文位于镂空带和三个锯齿形边框内。 出处:纽约贸易:纽约交易。购自上西区私人庄园。 状况:良好,与年代相符:状况良好,与年代相符。磨损、铸造不规则、风化和侵蚀迹象、少量小划痕、凹痕和轻微划痕。银色的青铜器上有细微的自然生长的铜锈和孔雀石包壳。 重量:427.8 克 尺寸:直径 14.1 厘米直径 14.1 厘米 文献对比: 比较湖南博物馆收藏的一面直径 21 厘米、与此密切相关的刻有 TLV 字样的镜子。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2013 年 3 月 22 日,拍 卖品号:1139 价格21,250美元或约合 26,0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西汉(公元前 206 年-公元 8 年青铜 "TLV "镜,西汉(公元前 206 年-公元 8 年) 专家评论:比较其密切相关的形式、铸造方式和 TLV 图案。注意尺寸(20.6 厘米)。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2011 年 9 月 15 日,拍 卖品号:1124 价格60,000美元或约合 75,5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西汉(公元前 206 年-公元 8 年银青铜 "TLV "圆镜,西汉(公元前 206 年-公元 8 年) 专家评论:比较其密切相关的形式、铸造方式和 TLV 图案。注意尺寸(16.5 厘米)。

估价 500 - 1 000 EUR

编号 76 - A RARE PAIR OF UNUSUAL COWRIE SHELL AND GILT-BRONZE ‘STAG’ MAT WEIGHTS, WESTERN HAN DYNASTY - 一对罕见的西汉牛螺和鎏金青铜 "鹿 "垫砝码 中国,公元前 207 年至公元 9 年。每件都有一个描绘鹿身的棕色斑纹贝壳,贝壳安装在一个铸铜平座上,有四个折叠收拢的鹿腿形状的标签状脚,下面有固定贝壳的凸缘,鹿头与鹿角相对,圆形凸缘上刻有描绘鹿尾的细节。(2) 出处: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纽约苏富比,1991 年 11 月 26 日,拍 卖品号:235。杰拉德-阿恩霍尔德(Gerard Arnhold,1918-2010 年)的私人收藏,巴西圣保罗,从上述人士处购得,后由后裔继承。每个底座上都贴有标签 "W 77"。乔治-杰拉德-阿恩霍尔德是一位德裔巴西企业家,他对艺术的贡献包括担任德累斯顿爱乐协会主席和支持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 保存状况:整体状况良好,与年代相符。磨损、划痕、划痕、凹痕、小的损失、鹿角和凸缘的修复、小的裂缝和铸造缺陷。青铜器上有细微的自然生长的铜锈和孔雀石包壳。 重量:440 克和 465.6 克 尺寸:长 10.7 厘米和 10.5 厘米长度: 10.7 厘米和 10.5 厘米 垫秤据说是四件一套的,例如在山西省浑源西汉墓中发现的一套四件鎏金青铜龟甲秤,每套两件,分别放在双棺中。见文武,1980:6,第 51 页,图 27(四件之一)。这些砝码被填充了铅以增加重量。这套四枚砝码的条目指出,"鹿 "与 "财富 "同音,自古以来,牛贝壳就被用作货币。此外,牛贝壳上的棕色斑点可能暗指神圣的斑鹿,斑鹿捕食灵芝,灵芝是长生不老的真菌。 文献对比: 比较《中国艺术展》(Ausstellung Chinesischer Kunst,柏林,1929 年,第 60 页,编号 84)中的一件没有鹿角的相关作品。比较卡尔贝克(O. Karlbeck),《古代寿州文物选》,B.M.F.E.A.,斯德哥尔摩,1955 年,第 27 期,插图 45,图 4 (a&b)。 拍卖结果比较: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斯图加特纳格尔拍卖行,2022年12月6日,拍号276 价格28,000欧元或约合 欧元 29,500欧元(根据撰写本文时的通货膨胀率调整 说明:汉代汉代罕见的精铸鎏金青铜螺纹鹿纹垫重器 专家评论:对比与之密切相关的鎏金铜座。请注意相关的尺寸(9.2 厘米)以及本拍品仅包含一个砝码。

估价 3 000 - 6 000 EUR

编号 77 - A SET OF ELEVEN BRONZE BELT ORNAMENTS, SIX DYNASTIES - 一套十一件六朝铜腰饰 中国,3-6世纪。包括八个长方形匾额,匾额下方有长方形缝隙,缝隙中绘有鸟类图案;一个长方形带扣,带扣一端呈拱形,带扣底部均有整齐的条纹;以及两个鎏金青铜匾额,匾额上有异形缝隙。每块牌子上都有精细的装饰,描绘了鸟类叼着树枝和丝带的形象。 出处:L:L. Wannieck 女士收藏。巴黎德鲁奥酒店,1961 年 3 月 22 日,拍 卖品号:267。吴求安博士收藏。Wou Lien-Pai Museum,coll.no. T.5.19.T.5.19.,购自上述藏品。最大扣子的背面有一个旧标签,上面用中文写着"[...]鎏金铜[...]"。玛丽-玛德琳-万尼克(Marie-Madeleine Wannieck,1871-1960 年)从 20 世纪初到去世一直是一位著名的收藏家和艺术品商人。她与莱昂-万尼克(Leon J.B.Wannieck,1875-1931 年)结婚,两人于 1902 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共同创建了万尼克之家(Maison L. Wannieck)。虽然两人都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他们的画廊却可与当时最富有、最显赫的人相媲美。画廊从中国进口艺术品,直接与当地的古董商和考古发掘者打交道。著名的中国艺术品古董商、传奇人物程子鲁(C. T. Loo,1880 - 1957 年)是莱昂-万尼克的朋友和竞争对手。这对夫妇还积极参与塞尔努希博物馆之友协会的活动,自 1922 年 7 月成立以来,莱昂-万尼克一直担任该协会的副主席。在协会集会期间,这对夫妇与保罗-佩里奥(Paul Pelliot,1878-1945 年)等著名汉学家进行了交往。Léon Wannieck 还经常与塞努希博物馆馆长 Henri d'Ardenne de Tizac(1877-1932 年)接触。通过这种直接联系或通过友人协会,万尼克夫妇向塞尔努斯奇博物馆捐赠或出售了大量作品。吴翘安博士(1910-1997 年)是中国外交官和著名的中国艺术学者。他的父亲伍连碹(1873-1944 年)是 20 世纪初中国的主要政治人物之一,因在民国动荡年代担任议长和议会领袖而为人们所熟知。1952年退休后,他定居伦敦,并将余生献给了中国艺术研究。毋庸置疑,吴博士多年的收藏生涯恰逢伦敦市场上中国艺术品大量上市的时期。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他收藏了1000多件作品,几乎囊括了中国艺术的所有门类。吴博士收藏的核心动力是保护散落在欧洲各地的中国丰富历史文物、弘扬中国艺术和文化的强烈愿望。不知从何时起,伍博士萌生了建立一个收藏馆的想法,但在 1968 年,为了纪念他的父亲,伍连派博物馆正式开馆。多年来,博物馆已成为收藏家、学者和来访政要的 "必游之地",伍博士乐于带领参观者参观展厅,讲述中国辉煌的历史故事。 状况良好:状况良好,与年代相符,有古老的磨损和广泛的使用痕迹。有风化和侵蚀的痕迹、包壳、小划痕、预期的损失和腐蚀。青铜器上有孔雀石包壳和铜锈等自然生长的铜锈。 重量:252 克(总重量) 尺寸:5.9 x 3.4 厘米(最大),3.4 x 3 厘米(最小):5.9 x 3.4 厘米(最大),3.4 x 3 厘米(最小) 配有天鹅绒展示架。(12) 文献对比: 比较一件与之密切相关的腰牌,该腰牌同样铸有条纹地、椭圆形腰带槽和变形装饰,尺寸为 3.5 x 3.8 厘米,年代为六朝,收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品编号为 24.100.11。

估价 800 - 1 600 EUR

编号 78 - A PARCEL GILT AND SILVER ‘BUDDHA UNDER THE BODHI TREE’ COMB, TANG DYNASTY - 鎏金银 "菩提树下的菩萨 "梳子包裹,唐代 中国,618-907 年。纯银框架在手柄处以银质重彩和包裹鎏金装饰,描绘佛陀端坐在莲花座上,两侧各有菩提树枝。银器上有自然生长的铜锈。 出处:Zelnik István 东南亚黄金博物馆收藏。比利时机构艺术收藏,从上述机构获得。伊什特万-泽尔尼克博士是匈牙利南亚和东南亚研究所所长,曾任匈牙利高级外交官,在东南亚工作了几十年,建立了欧洲已知最大的亚洲艺术私人收藏。 状况良好:状况良好,磨损程度与年代相符。有风化和结壳的迹象,微小的划痕,小的损失,少数裂缝,齿部有一些翘曲。 重量:390 克 尺寸:长 14.7 厘米长 14.7 厘米 金银首饰是唐宋时期上层社会佩戴的首饰。最流行的形式是簪子和梳子,不过也发现了一些戒指和手镯。 文献比较: 比较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把相关的镀金雕刻银梳,其年代为唐代,博物馆编号为 1938,0524.284。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2019年9月12日,拍号564 价格20,000美元或约合 22,5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鎏金银梳,唐代包裹鎏金银梳,唐代 专家评论:比较一下其密切相关的形式和相似的工艺。注意尺寸较小(9.3 厘米)。

估价 3 000 - 6 000 EUR

编号 80 - A PAIR OF BRONZE CYMBALS, BO, XUANDE MARK AND PERIOD, DATED 1431 - 一对铜钹,博,宣德年款,1431年 中国。每件铜铙都有宽平的边沿,边沿微微上翘,铙的圆顶饰一对蜿蜒盘绕的四爪龙追逐一颗火焰珠。钟上刻有 "大明宣德戊午年 "七字款。 大明宣德戊午年制。 铭文:每个钹上都刻有 "大明宣德戊年造"。 出处:瑞士著名私人收藏:来自瑞士著名私人收藏。 完好无损:完好无损,与年代相符。广泛的旧磨损和铸造缺陷、轻微的凹痕、浅层表面划痕、脏污和翘曲。纺织品有明显的使用痕迹、磨损、脏污和损耗。 重量:800 克和 805 克(铙钹) 尺寸:直径 31.5 厘米和 31.7 厘米直径: 31.5 厘米和 31.7 厘米 配有皮质带子、两块织物衬垫和一个织物袋,所有物品的制作年代可能都在 19 世纪晚期至 20 世纪早期。(5) Bo 是一对钹的总称,有各种尺寸,边缘都向上卷起。钹与锣和鼓一起用于军乐,在戏曲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演员的动作加分。演奏时可以使用多种技巧:圆盘可以撞击在一起,也可以水平放置,一个圆盘敲击另一个圆盘,产生持续的滚动声。在藏族的游行和舞蹈中,鼓和钹为管乐器设定基本的节奏模式,在寺庙中则与钟声一起为诵经伴奏。 文献对比: 拉萨西藏博物馆藏有一对宣德时期的铜钹。比较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对青铜铙,其年代为 17 世纪晚期,收藏编号为 2003.465a-d。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香港苏富比,2012 年 10 月 9 日,拍号 3111 价格:980,000 港元或大约 157,0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拍品描述罕见的鎏金铜礼钟,犍陀罗,宣德年款及宣德时期 专家评论:对比相关乐器和宣德年款及时期。

估价 5 000 - 10 000 EUR

编号 81 - A SMALL BRONZE ‘CHILONG’ CENSER, SHUIXIAN PEN, MING DYNASTY - 明代水仙笔小铜 "螭龙 "香炉 中国,16-17 世纪。椭圆形,两侧低平,由四只如意形足支撑,铸有两只螭龙,栖息在两侧形成把手,每只螭龙的前肢都抓着边缘,蜿蜒的器身有凸起的脊梁和延伸至长尾的毛痕。 出处:曾为新英格兰普罗克特庄园收藏。 完好无损:状况良好,有磨损、使用痕迹和铸造缺陷。有一些轻微的划痕和细小的刻痕。一条龙略有松动。 重量:352.5 克 尺寸宽 13.7 厘米(跨手柄) 底座铸有 "大明宣德年制 "六字款 "大明宣德年制 "六字款。 这件香炉采用的是一种在中国被称为 "水仙盆(水仙笔)"的器皿形式;这一名称通常是指其扁平的盆体和凹陷的展开边。这种形式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的中国陶瓷器中。 文献对比: 大英博物馆借出的珀西瓦尔-戴维爵士(Sir Percival David)1728 年收藏的《古玩图》卷六(入藏编号 PDF X01)中也有一件类似的器皿,这表明该学术物品在宫廷中也很受欢迎。P. Moss, The Second Bronze Age, Hong Kong, 1991, no.43. 拍卖结果比较: 类型:相关 拍卖会:维也纳扎克画廊,2021 年 10 月 16 日,拍号 358 价格8,216欧元或约合 9,800欧元(根据撰写本文时的通货膨胀率调整 说明:明代青铜螭龙纹香炉,明代 专家评论:比较一下与类似的螭龙柄密切相关的形式和铸造方式。注意尺寸(18 厘米)。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2017 年 9 月 14 日,拍号 720 价格5,000美元或约合 5,8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明代小型青铜螭龙柄香炉,明代,16-17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与类似的螭龙柄密切相关的形式和铸造方式。注意与之密切相关的尺寸(14 厘米)。

估价 800 - 1 600 EUR

编号 82 - A GILT BRONZE FIGURE OF A RECUMBENT ‘LONGEVITY’ RAM, MING DYNASTY - 明代鎏金卧羊铜像 中国,1368-1644 年。巧妙而自然地铸成一只前肢弯曲、盘腿而坐的公羊。这只公羊五官轮廓分明,眼睛凸出,瞳孔锐利,吻部突出,小尖耳上方有一对盘绕的犄角。脊柱和皮毛刻划精细。尾巴设计成桃子的形状,象征长寿。 出处:匈牙利收藏:来自匈牙利收藏。 保存状况:保存状况良好,有轻微磨损、铸造缺陷、小划痕和轻微划痕。 重量:438.9 克 尺寸:长 10.5 厘米长度: 10.5 厘米 在中国玉雕中,公羊是一个很受欢迎的图案,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发音与 "祥 "字的发音相近,还因为它是孝顺、忍耐和善良的象征。此外,公羊还是传统的吉祥物,因为公羊(或山羊)的中文名称 "阳 "也是 "阳"(太阳)的同音字,代表阴阳二元中的雄性或阳性原则。 专家点评:尾巴设计成桃子的形状,很有特色,桃子在中国古代是长寿的主要象征。将吉祥符号和寓意 "隐藏 "在巧夺天工的生肖雕刻中,是中国艺术和文化中最有成就的礼仪之一,几千年来代代相传。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香港苏富比,2014 年 4 月 8 日,第 84 号拍卖品 估价港币1,600,000元或约 235,0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鎏金铜公羊立像鎏金铜公羊立像 明代,15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主题和类似的鎏金工艺。

估价 1 000 - 2 000 EUR

编号 84 - A PARCEL-GILT BRONZE FIGURE OF A XINIU, MING DYNASTY - 明代包金西牛铜像 中国,1363-1644 年。这尊铜像铸工精良,呈卧姿,左前腿弯曲,其他前腿内收,头向后仰,角兽的眼睛凸出,耳朵呈漏斗状,鬃毛、熊和眉毛刻画工整,大腿和肩部有卷曲的火焰纹。 出处:瑞士日内瓦的著名私人收藏,1973 年 8 月 14 日在欧洲交易中购得,后继承。该藏品的重要部分被永久借出,并在日内瓦亚非博物馆展出了几十年。内壁有两个旧的收藏标签 "Ming 1373-1646 "和 "AMA 2987",底座有两个旧标签 "2987 "和 "217"。本拍卖品附有前拥有者的手写笔记副本,其中确认了购买日期,并附有对本物品(编号'2987')的简短描述。 状况良好:保存状况良好,有一些磨损和铸造缺陷,表面有轻微划痕和小划痕。轻微损耗,有些还伴有旧填充物。 重量:1.1 千克(不含底座),1.4 千克(含底座) 尺寸:长 27.9 厘米长 27.9 厘米 配清代木质底座。(2) 犀牛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犀牛 "原指犀牛。后来,随着犀牛在后古中国的灭绝,这种动物逐渐被神话化。到了宋代,犀牛已成为传说中的神兽,人们只能通过文学作品来了解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这种动物的描绘变成了更像牛的样子,头上有一根弯曲的角,用来与天空沟通,这就是为什么 "犀牛 "经常被描绘成仰望月亮的样子。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会:伦敦宝龙拍卖行,2017年11月9日,拍号193 价格6,875英镑或约 11,0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鎏金铜神兽模型包裹式鎏金铜神兽模型,西牛,明代 专家评论:比较其密切相关的造型、铸造方式和鎏金工艺。注意尺寸相似(26.3 厘米)。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伦敦苏富比拍卖行,2011 年 11 月 9 日,拍号 391 价格9,375英镑或大约 17,5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明代鎏金铜镜架,明代 专家评论:比较其密切相关的造型、铸造方式和镀金。注意尺寸(24 厘米)和背面安装的镜架。

估价 2 000 - 4 000 EUR

编号 85 - A PAIR OF ARCHAISTIC BRONZE BEAKER VASES, GU, WITH ORMOLU MOUNTS, 17TH-18TH CENTURY - 一对仿古青铜烧杯瓶,古,镶嵌乌金,17-18世纪 中国,17-18世纪。每件都是精铸而成,颈部呈喇叭形,饰有四片直立的硬叶,叶片上刻有键槽和叶状卷轴,每片叶片的中心都有一个狭窄的凸缘,圆形的中段以键槽带为框,饰有四条较短的凸缘,将蜿蜒的龙分割开来,底也有类似的装饰,所有装饰都以键槽为底。 底座均有双字款。 出处:英国巴斯一位女士的财产:英国巴斯一位女士的财产。 保存状况良好:状况良好,有预料之中的旧磨损和铸造缺陷、小划痕,一个花瓶的底部有一小块缺损,可能是腐蚀造成的。青铜器上覆盖着一层细腻、自然生长的深色铜锈。 重量:595.2 克和 493 克 尺寸:高 16.4 厘米和 16.5 厘米高度:16.4 厘米和 16.5 厘米 每个花瓶都配有法国镀金青铜衬里和底座,底座上饰有珠子和叶片图案,可追溯到 19 世纪。(2) 像本拍品这样的仿古器皿展示了十八世纪清朝宫廷非常流行的仿古风尚。这件花瓶的风格和形式借鉴了商周时期祭祀礼仪中使用的青铜古酒器。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伦敦邦瀚斯拍卖行,2021 年 5 月 11 日,拍号 251 价格4,845英镑或大约 7,2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描述古青铜烧杯花瓶,古国,17 世纪 专家评论:对比相关造型和类似的古龙纹饰。请注意其尺寸(30 厘米),以及该拍品仅包含一个花瓶。

估价 1 000 - 2 000 EUR

编号 86 - A GOLD-SPLASHED BRONZE BOMBÉ CENSER, CHINA, 17TH-18TH CENTURY - 青铜镀金熏炉,中国,17-18世纪 重型铸造,扁球形器身支撑在平缓展开的底座上,底座上升至宽阔的喇叭形边缘,两侧有两个带下垂片的环形把手,器身外部和底座上有明显的鎏金飞溅。其中一些飞溅物上有微小的金块颗粒,在烧制过程中尚未完全熔化。斂底上鑄有 "大明宣德年製 "六字天書。 长方形底座上铸有 "大明宣德年制 "六字。 出处:来自英国科茨沃尔德的私人收藏。尼古拉斯-皮彻,伦敦,购自上述收藏。 保存状况:保存状况良好,有轻微磨损和铸造不规则。少量轻微划痕。青铜器上有极好的自然生长的蜜棕色铜锈。 重量:616.3 克 尺寸宽 12.7 厘米(横跨手柄) 拍卖结果比较: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会:伦敦佳士得,2019 年 11 月 5 日 价格37,500英镑或约 5.65万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描述:17 世纪镀金青铜香炉,17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一下与之密切相关的造型、鎏金装饰和天启年款。注意尺寸(20 厘米)。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伦敦苏富比拍卖行,2021 年 11 月 3 日,拍号 163 价格11,970英镑或约合 16,5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描述:清朝,17 世纪青铜镀金香炉,清代,17 世纪 专家评论:对比与之密切相关的造型、鎏金装饰和伪年款。注意尺寸(17.1 厘米)。

估价 1 500 - 3 000 EUR

编号 87 - A GOLD-SPLASHED BRONZE LOBED CENSER, QING DYNASTY - 清代铜镀金叶形香炉 中国,1644-1912 年或更晚。铸工精细,由四只锥形底足支撑,侧面呈圆形,边缘呈弧形,有两个直立的环形把手。外部饰有丰富的花朵状泼金装饰。 出处:法国贸易。 保存状况:保存状况良好,有预期的旧磨损、浅浅的表面划痕和铸造缺陷,如点蚀和一些微小的划痕,内部有预期的残留物。 重量: 280 克 尺寸:宽 8.5 厘米宽度: 8.5 厘米 底座铸有 "大明宣德 "四字款 大明宣德年制。 文献对比: 比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一件形式密切相关的青铜香炉,它没有本拍品上的泼金纹,也有天启宣德年款,直径 14.4 厘米,插图见 Ja Won Lee, Collecting Culture, Representing the Self: Chosŏn Portraits of Collectors of Chinese Antiquities.首尔韩国研究杂志》,第 31 卷,第 1 期,2018 年,第 1-20 页。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2010 年 3 月 26 日,拍号 1323 价格20,000美元或约合 26,0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折算和调整 说明:17/18 世纪镀金青铜球形三足鼎香炉,17/18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环形把手和鎏金装饰。注意圆边。注意较大的尺寸(15.5 厘米)。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会:纽约苏富比,2014 年 9 月 16 日,拍号 587 价格11,250美元或约合 13,5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17/18 世纪小叶形镀金青铜香炉,17/18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一下相关的叶形侧面和鎏金装饰。注意不同的外撇边缘和狮子面具把手。

估价 400 - 800 EUR

编号 88 - A SAWASA WARE PARCEL-GILT BRONZE TRIPOD CENSER AND COVER, 18TH CENTURY - 锯筱器包裹鎏金青铜鼎炉和盖,18世纪 日本和中国制造。三条鎏金细腰腿支撑着叶状的扁平器身,两侧是口部穿孔的双兽首柄,器身两侧有鎏金四叶花饰板,浮雕梅花、牡丹和莲花,地面有细微的环形冲孔。穹形网状盖的顶端是一只坐着的佛狮,狮爪下有一个锦球。 出处:英国贸易:英国贸易。购于伯克郡一处古老的私人庄园。 完好无损:状况良好,有预期的旧磨损和铸造不规则。边缘有细微的划痕、小的损失、零星的划痕和轻微的包壳。镀金处有擦痕。顶饰略有松动。 重量:415.1 克(含盖) 尺寸:高 11.2 厘米,宽 11.5 厘米高 11.2 厘米,宽 11.5 厘米 泽筱(Sawasa)是 17 和 18 世纪在亚洲生产的一种独特风格的金属制品。其基本材料是铜金合金,与日本的尺道非常相似。泽筱制品通常以各种容器(如烟盒)的形式出现,但也有杯子和碟子、花瓶以及其他适合这种材料的物品。泽筱制品的生产主要与长崎有关,但各种记录表明,广州和河内也有生产。客户主要是荷兰殖民时期的侨民,他们委托生产这些物品供自己使用,并在一定程度上用于与欧洲的贸易。 文献比较: 在罗伯特-D-莫里(Robert D. Mowry)的《中国青铜文艺复兴》(China's Renaissance in Bronze)一书(凤凰城艺术博物馆,1993 年)中,作者展示了两件青铜器(编号 27 和 28),这两件青铜器的表面经过诱导处理,呈现出深色的枪灰色。他将这两件作品推定为 18 世纪中后期的作品。他还展示了一件与本拍卖品类似的香炉,编号 29,其年代与本拍卖品相同。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纽约苏富比拍卖行,2015年3月21日,拍号783 价格13,750美元或约合 16,5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清代包裹鎏金铜鼎香炉及盖,清代,约18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两者密切相关的铸造方式和鎏金装饰。同时比较盖子的相似之处。

估价 600 - 1 200 EUR

编号 89 - AN ARCHAISTIC BRONZE FOOD VESSEL AND COVER, DOU, TWO QIANLONG MARKS AND OF THE PERIOD - 青铜簋和盖,斗,两处乾隆年款,时代 专家说明:这些青铜斗不仅比蓝釉同类器物稀少得多,而且器盖合一的情况也极为罕见。 中国,1736-1795 年。此青铜斗为重型铸造,宽大的圆柱形碗高举于平展的柄上,外壁饰有古朴的几何图案、C 形卷纹和起伏带,盖的顶饰为两个缠绕的绳绹圈。底缘和盖内各铸六字款 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款。青铜器的铜锈细腻、光滑、均匀。 出处:瑞士私人收藏:瑞士私人收藏。法国著名私人收藏,购自上述收藏。 保存状况:保存状况良好,有轻微的磨损和铸造不规则,边缘有微小的划痕,偶尔有轻微的划痕,所有这些都是预料之中的,与年代相符。 重量:3,499 克 尺寸高 24.7 厘米,直径 15.3 厘米 乾隆皇帝于 1748 年颁布了一道关于祭器的圣旨、 就在这一年天坛冬至祭祀之前:"天坛主祭台斗[器]为青瓷......上有柄如搓绳"。这一时期的青铜斗器非常罕见,因为圣旨要求斗器必须由青瓷制成,而青瓷在清朝的其他时期一直被用于祭祀仪式。玛格丽特-梅德利(Margaret Medley)在《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清代礼器图说》(The Illustrated Regulations for Ceremonial Paraphernalia of the Ch ing Dynasty)一书中展示了一个蓝釉版本的例子,并附有类似器皿的插图,该书载于《东方陶瓷学会论文集》(Transactions of 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第 31 卷,1957-59 年,第 39 a、c 和 d 图。 文献比较: 比较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相关的鎏金青铜斗器,登记号为 250113。 拍卖结果比较: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2016 年 9 月 16 日,拍号 1224 价格11,875美元或约合 13,5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斗青铜古器盖,斗,乾隆六字篆书款,1736-1795年 专家评论:比较其密切相关的形式、铸造方式和年款。注意缺少器皿。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会纽约佳士得,2019 年 9 月 13 日,拍号 867 价格12,500美元或约合 13,5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青铜食器,斗青铜仿古食器,斗,乾隆六字篆书款,1736-1795年 专家评论:比较其密切相关的形式、铸造方式和年款。注意缺盖。

估价 4 000 - 8 000 EUR

编号 91 - A RARE AND INSCRIBED ARCHAISTIC GILT-SPLASHED BRONZE WINE VESSEL, JUE, QING DYNASTY - 罕见的仿古青铜镀金铭文酒器,觉,清代 中国,十八世纪。铸工精湛,口沿上有一对短柱,将拉长的倾倒口和夸张的唇部分隔开来,圆柱形容器的外部饰有饕餮纹,以雷纹为底,由垂直的凸缘分隔,一侧饰有从兽头中伸出的环形把手,所有这些都由三条锥形长腿支撑,整体饰有独特的鎏金装饰。底座刻有五字篆书款。 有铭文:底款:"博深作宝器"。 出处:纽约贸易:纽约交易。购自美国著名私人收藏。 保存状况:保存状况良好,有预料之中的磨损和铸造不规则,尖嘴有细微裂纹。 重量:900 克 尺寸:高 23.4 厘米高度: 23.4 厘米 底座刻有古体 "博深作宝彝"。彝可翻译为杯或酒器。值得注意的是,不仅造型和纹饰是仿古,而且铭文直接取自商代晚期/周代早期器皿上的文字。博深这个名字似乎没有记载。 这类青铜器因崇尚古风而受到中国文人阶层的重视,而带有铭文的青铜器则更为珍贵。杰勒德-曾(Gerard Tsang)和休-莫斯(Hugh Moss)在《文房雅玩》(香港,1986 年)第 184 页中引用乌尔里希-豪斯曼(Ulrich Hausmann)的话说:"古代青铜器及其铭文是文学家和艺术家数百年来进行文字和风格研究的主题,两者密不可分;以至于从那时起,学者们在书写文字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他们仔细研究过的古代青铜器的拓片。......还有什么能比用精妙的典故来点缀自己的工作室,或用表现继承传统的器皿来装饰祖先的祭坛更合适的呢"。 文献对比: 1987年,伦敦斯宾克父子公司举办的 "中国的小艺术 "展览中,就有一对与本例铭文相同的贴金爵,展品编号77。Egan Mews,《Randolph Berens 先生收藏的鎏金青铜器》,《鉴赏家》,1915 年 11 月,第 144 页。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近乎相同 拍卖:香港苏富比,2012 年 4 月 4 日,拍号 139 价格:524,000 港元,约合 77,000 欧元。 77,0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拍品描述青铜镀金香炉,爵,博深款,清代,18世纪 专家评论:请注意,这件铜爵的款识与本拍卖品相同,大小也相似(21 厘米)。此爵的插图也见于 Gerard Tsang 和 Hugh Moss 的《文房雅玩》,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香港,1986 年,目录编号 161。 拍卖结果比较: 类型:近乎相同 拍卖会:香港佳士得,2013 年 11 月 27 日,拍賣品號 3591 价格:600,000 港元或约 89,500 欧元 89,5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拍品描述罕见的鎏金仿古酒器,爵,明代晚期,17世纪 专家评论:请注意,这件爵的款识与本拍品相同,大小(22 厘米)也相似。

估价 4 000 - 8 000 EUR

编号 94 - A BRONZE TWO-TIERED CENSER WITH INCENSE BURNING SET, XIANGDAO, LATE QING DYNASTY TO REPUBLIC PERIOD - 青铜二层香炉,香道,晚清至民国时期 中国,1850-1949 年。长方形的两层香炉由四个托架脚支撑,两侧有两个 S 形环柄,下面是单独铸造的类似形式的上层部分,上层是一个平盖,盖子上有网状的花卉几何图案,边框为铸币,侧面铸有万字纹。这套器物包括捣药盘、鏤刻寿字的香匙和香耙。(7) 出处:英国贸易:英国贸易。 保存状况:保存状况良好,有轻微磨损、铸造缺陷和使用痕迹。青铜器整体上覆盖着一层细腻的深色铜锈,并有少许翠绿的区域。 重量:1,051 克 尺寸:长 19.3 厘米长度: 19.3 厘米 底铸 "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款 大清乾隆年制。 焚香(香道)艺术在宋代非常流行,贵族们开始使用印记。像本拍品这样的单字是用木头铸造或雕刻成吉祥符号,并用来在香上篆刻图案。做法是将香轻轻地舀在图案上,然后将图案取下,让香留在密封的图案中。人们认为篆刻焚香图案的过程是一种平静和冥想的过程。 用这种方法刻好图案后焚香,使用者还能知道时间,这种香具有时也被称为香钟。中国早在公元 1073 年就有使用沉香钟的记录,当时农村大旱,许多市镇的沉香钟都停止了工作。在娱乐方面,中国的沉香粉钟主要用作个性化和便携式的家庭计时装置。香印、香棒和香炉也用于宗教计时,在节日和重要仪式上计时。

估价 200 - 400 EUR

编号 95 - Ɏ A PAIR OF IRON ‘TIEHUA’ PANELS DEPICTING PEONY AND LOTUS, IN ZITAN FRAMES, 17TH-18TH CENTURY - ɏ一对描绘牡丹和荷花的铁制 "铁画 "屏风,紫檀框架,17-18 世纪 出版与展览:Ben Janssens 东方艺术,伦敦,2007 年,第 98 页。 中国。每件作品都是用小螺栓连接独立制作的元素,每件作品都有一朵大花,花茎枝繁叶茂,从画框底部升起。三朵牡丹花有许多花瓣包裹着中心的花球。莲花有大莲蓬,两朵莲花从河岸上绽放,其中一朵莲蓬保持闭合状态,另一朵莲蓬则优雅地舒展开来,露出杯状的花瓣内部。 画框为原作,由紫檀木雕刻而成。 出处:Ben Janssens 东方艺术,伦敦,2007 年。Kenneth P. Lawley 博士(存货编号 M.34),从上述人士处购得。Ben Janssens 2007 年 2 月 15 日开具的原始发票副本,注明购买价格为 5,000 英镑或约 11,000 欧元(根据汇率折算和调整)。 欧元)。自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Ben Janssens 一直是亚洲古董的权威。他位于伦敦市中心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画廊主要专注于早期中国艺术,举办的展览令人印象深刻。Kenneth P. Lawley 博士(1937-2023 年)是爱丁堡大学化学学院的化学物理学家。他的收藏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在其收藏生涯的前 25 年中,劳利博士的大部分藏品都是从布卢伊特父子公司(Bluett and Sons)的戴维斯街画廊购买的。劳利的工作预算相当低,除了爱丁堡大学的薪酬外,他还有少量的私人收入,因此他经常将作品卖回公司,以支付更昂贵的购买费用。 保存状况:完好无损,有轻微磨损和制造缺陷。 重量: 640 克和 681 克 尺寸:41.7 x 22 厘米(每个41.7 x 22 厘米(每个) 铁花,字面意思为 "铁花",始于十七世纪的芜湖。铁花最初是为当地佛教寺庙制作的花卉图案烛台。当地的铁匠唐鹏被认为是第一个用铁锻造出花鸟、风景和昆虫形象的人。十八世纪,铁花被运到首都北京,受到贵族和学者的关注。人们写诗作文,赞美铁画的美丽和制作者的才华。 文献比较: 比较苏格兰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一套相关的竹子、梅花、兰花和菊花的四幅铁画,年代为 17 至 18 世纪,收藏编号为 A.1902.466。大英博物馆藏一件相关的铁画花卉喷绘板,125.7 x 41.4 厘米,1750-1850 年,藏品编号 1928,0717.15。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伦敦苏富比拍卖行,2019年5月15日,拍号165 价格23,750英镑或约合 36,5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描述:一套罕见的四幅铁画,清朝,18 世纪:一套罕见的四件扎花板,清朝,18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密切相关的材料、技法和自然主义主题。请注意,本拍品包括四件尺寸较大(123 x 43 厘米)的铁画板。 此物品含有象牙、犀牛角、龟甲和/或某些类型的热带木材,在出口到欧盟以外地区时须遵守《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通常无法将此类物品出口到欧盟以外的国家,包括英国。因此,在该物品获得必要的贸易证书后,只能在欧盟境内运输或亲自到我们的展厅提取。

估价 1 000 - 2 000 EUR

编号 96 - A RARE CLOISONNÉ ENAMEL AND GILT BRONZE ‘DOUBLE PEACH’ TRAY, QIANLONG PERIOD - 罕见的掐丝珐琅和鎏金铜 "双桃 "托盘,乾隆时期 中国,1736-1795 年。双桃盘的造型是两个连在一起的镜面桃子,桃子的两侧长出枝叶,每个部分的内部都装饰有形状各异的嵌板,嵌板上的果枝上有两只蝙蝠,嵌板的边框上还有桃子和花朵,花朵生在起伏的茎上,外部的图案与底座底部的裂冰纹相同,所有这些都以绿松石为底。 出处:来自纽约雷戈帕克的私人收藏。 保存状况:保存状况良好,有旧磨损和轻微划痕、少量小划痕和裂纹、预期的点蚀以及微小的旧填充物。 重量: 302.8 克 尺寸:长 15.6 厘米长度: 15.6 厘米 桃树在中国有神圣的含义,在古代,桃木被用作避邪的符咒。桃子本身就是长寿的象征,而有两个桃子则会使愿望加倍实现。桃子与长寿的联系源于寿星寿星老,并与西王母果园中的桃子传说有关。这些蟠桃需要三千年才能成熟,任何人吃了都能长生不老。在明清时期,蟠桃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生日礼物。在 17 和 18 世纪,以一个桃子或两个桃子为形式的文人餐桌小物品尤其流行。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近乎相同 拍卖会:香港佳士得,2006 年 5 月 30 日,拍賣品號 1560 价格:192,000 港元,约合 35,500 欧元。 35,5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拍品描述罕见的掐丝珐琅鎏金铜双桃盘,乾隆时期 专家评论:比较相同的造型、把手和装饰。注意尺寸稍大(19.5 厘米)。

估价 1 500 - 3 000 EUR

编号 98 - A CLOISONNÉ ENAMEL ‘MAGPIES AND CAMELLIA’ BOX AND COVER, LATE 18TH TO MID-19TH CENTURY - 掐丝珐琅 "喜鹊与山茶花 "盒与盖,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 中国。圆垫形,矮直底。圆顶封面以明亮的珐琅彩精细装饰,中央的图案描绘了两只喜鹊在黑底茶花中翩翩起舞,周围环绕着一圈枝繁叶茂的天使喇叭花和蝴蝶,盒身两侧也有同样的图案,镀金的边缘镶有如意头饰,底部环绕着卷藤。 出处:伦敦贸易:伦敦贸易。购自旧藏品。 状况良好:保存状况良好,有轻微磨损,内部和外部有几处小裂痕和损失,有几处小填充物、小凹痕、点蚀、划痕和轻微划痕。 重量:386.8 克 尺寸:直径 12.5 厘米直径: 12.5 厘米 文献对比: 请比较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学院收藏的一件相关的较大型景泰蓝带盖盒,该盒同样饰有描绘花鸟的中央徽章,但底色为红色,制作年代为 18 世纪,直径 21.8 厘米,收藏编号为 2014.136.FA,B。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Bonhams Bruun Rasmussen,哥本哈根,2022 年 11 月 29 日,拍賣品號 25 价格20,000丹麦克朗或约合 2,800欧元,在撰写本文时已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描述:中国掐丝珐琅 "荷塘 "盒及盒盖:中国掐丝珐琅 "荷塘 "盒及盒盖。清,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 专家点评:比较一下与之密切相关的形式和装饰,以及类似的中央黑底徽章。注意尺寸较大(20.5 厘米)。

估价 300 - 600 EUR

编号 99 - A CLOISONNÉ ENAMEL TRIPOD BASIN, QING DYNASTY - 掐丝珐琅鼎盆,清代 中国,1644-1912 年。深圆边支撑在三条饰有兽面纹的圆柱腿上,两侧镶嵌两只鎏金狮子面具,悬挂在鎏金垂边下方的松散环形把手上,内壁以明亮的珐琅彩精细装饰,正面有一条五爪龙围绕着一颗燃烧的珍珠在旋转的云朵中蠕动,还有密密麻麻的蔓藤,蔓藤上有花朵和葫芦、口沿下饰如意头边框,外部两侧有更多的龙追逐珍珠,底部有中央的花头和更多的卷藤,所有这些都以明亮的绿松石为底。 出处:来自奥地利维也纳的一处私人庄园。 保存状况:保存状况良好,有轻微磨损、翘曲、少量填充物、轻微划痕和刻痕。 重量: 2.9 千克 尺寸: 直径 36.5 厘米直径 36.5 厘米 拍卖结果比较: 类型相关 拍卖会:巴黎佳士得,2020 年 12 月 10 日,拍賣品號 10 价格8,750欧元 9,9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已根据通胀率进行折算和调整 说明:掐丝珐琅盘,中国 17 世纪掐丝珐琅盘,中国 17 世纪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造型、装饰和尺寸(33.8 厘米)。注意不同的底足。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相关 拍卖:Bukowskis,斯德哥尔摩春季经典拍卖会,拍卖编号 568,拍号 1505 价格68,000瑞典克朗或约合 撰写本文时折合 6,100 欧元 说明:景泰蓝鼎盆,清代(1644-1912 年景泰蓝鼎盆,清代(1644-1912 年) 专家评论:比较相关的形式和装饰。注意尺寸(40 厘米)。

估价 1 000 - 2 000 EUR

编号 100 - A PAIR OF TURQUOISE-INLAID CLOISONNE ENAMEL ‘PEACOCK’ CENSERS AND COVERS, QING DYNASTY - 一对绿松石镶嵌掐丝珐琅 "孔雀 "香炉及盖,清代 中国,19 世纪至 20 世纪早期。每件都以孔雀为模型,孔雀站立在峭壁岩石底座上,鳞腿上有爪,头部转向一侧,嘴微微张开。孔雀的眼饰以花丝精细加工,并镶嵌绿松石,冠饰也是如此。它们的身体和底座以明亮的珐琅彩在绿松石地面上进行精细装饰,并饰有古卷纹和钩纹形式的造型羽毛,翅膀可拆卸作为盖子。(2) 出处:英国贸易:英国贸易。 保存状况:保存状况良好,有轻微磨损和制造缺陷。珐琅上有轻微的划痕和损失,并有相关的旧填充物。一些绿松石镶嵌物丢失或被替换。部分导线弯曲或丢失。整体保存完好。 重量:1,353 克和 1,368 克 尺寸:高 35 厘米(每个高度 35 厘米(每个) 孔雀造型的香炉非常罕见。它们是乾隆时期一小批景泰蓝鸟类中的一部分,大多用作香炉,以其不同寻常的自然细节和姿态而著称。孔雀被视为吉祥鸟,乾隆皇帝曾在宫中饲养孔雀。一幅题为 "乾隆观孔雀开屏 "的大型挂轴描绘了乾隆皇帝坐在御花园中观察孔雀的场景,这幅挂轴的创作年代为戊寅年(1758 年)。见《故宫博物院藏珍品全集》,《清代宫廷画家的绘画》,香港,1996 年,第 194-195 页。皇帝在画上的题词表明,孔雀是外国政要送来的贡品。皇帝还在画上写道,闲暇时,他喜欢看这些好奇的鸟儿在宫殿里摇摆身体;他欣赏它们美丽的羽毛;经过五年的养育,这些鸟儿已经学会了扇动尾巴。 拍卖结果对比: 类型密切相关 拍卖会:伦敦佳士得拍卖行,2008 年 9 月 11 日,拍号 143 价格5,000 英镑或约 10,000欧元,在撰写本报告时根据通货膨胀率进行了调整 说明:一对中国景泰蓝孔雀模型,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一对中国景泰蓝孔雀模型,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专家评论:比较其密切相关的造型和装饰,以及类似的花丝和镶嵌工艺。注意尺寸(51.5 厘米)。

估价 500 - 1 000 E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