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一本带有莫卧儿王朝皇帝及其祖先入画肖像的印度贵族画册,来自欧洲重要的私人收藏 德里画派,莫卧儿王朝北印度,19 世纪上半叶 不透明颜料、墨水和金色,印…
描述

一本带有莫卧儿王朝皇帝及其祖先入画肖像的印度贵族画册,来自欧洲重要的私人收藏 德里画派,莫卧儿王朝北印度,19 世纪上半叶 不透明颜料、墨水和金色,印在绒面纸上、包括八幅莫卧儿王朝皇帝及其帖木儿王朝祖先的立式肖像画,他们端坐在宫廷露台的金色宝座上,俯瞰着郁郁葱葱的花园和自然背景,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的特征、喜爱的服饰和头巾样式,并用多色颜料和黄金镶嵌在同心圆装饰边框中、每张画册的左上角都有编号,并附有黑色墨水标名铭文,标明被描绘的统治者,正面顶部的金色边框上有草书英文铭文,每个人物上方都有椭圆形的金色刻痕,背面则是波斯文的 nasta'liq 字体,背面标有一个长方形的王朝方格,内填姓名、日期和简短的传记细节。29 厘米 x 19 厘米,包括画框在内为 46 厘米 x 35.5 厘米。这八幅精细绘制的肖像画很可能曾是印度宫廷画册的一部分,其中收集了莫卧儿王朝统治者和宫廷精英的肖像和官方肖像,将他们的王朝传承与中亚帖木儿王朝直接联系起来。类似的例子请参见迪拜苏富比,2013 年 11 月 13 日,拍 卖品号 71。代表人物如下Timur (d. 1405); Miran Shah, son of Timur (d. 1408); Sultan Umar Sheikh Mirza II, son of Abu Sa'id Mirza (d. 1494); Emperor Babur, son of Umar Sheikh Mirza II and founder of the Mughal dynasty (d.贾汉吉尔皇帝,阿克巴之子(卒于 1627 年);贾汉达尔-沙阿,巴哈杜尔-沙阿之子(卒于 1713 年);穆罕默德-沙阿,巴哈杜尔-沙阿之孙(卒于 1748 年);最后是艾哈迈德-沙阿-巴哈杜尔,穆罕默德-沙阿之子(卒于 1775 年)。每幅肖像的左上角都有编号,从 1 号帖木儿开始,到 19 号艾哈迈德-沙-巴哈杜尔结束。最初,这本画册肯定还包含其他莫卧儿王朝皇帝的肖像,如阿克巴和沙贾汗,以及 19 世纪上半叶统治莫卧儿王朝的最后三位成员,他们选择德里作为首都,并在那里定居,直到英军占领。肖像画在南亚视觉艺术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印度文明的黎明开始,雕塑、钱币、建筑和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就成为统治世界的达摩等级制度的有力提示。尽管如此,直到 17 世纪初莫卧儿帝国在这些土地上完全形成和建立,肖像画通常都是通过重复的、标准的 lakshanas(识别品质或认知属性)而非个人肖像的传统表现形式衍生出来的。莫卧儿王朝在印度取得的最杰出的艺术成就之一,就是促进并引领了可识别个人肖像画的出现,这在南亚和伊斯兰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的(《莫卧儿王朝以来南亚的肖像画》,艺术、表现与历史编,第 3 卷,第 262 页):艺术、表现与历史》,克里斯平-布兰福特编,2018 年。Crispin Branfoot,2018 年,第 1-3 页)。众所周知,莫卧儿王朝的皇帝阿克巴和贾汗吉尔都是宫廷人物肖像的热心收集者,他们一定对欧洲肖像画的标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标本在他们的宫廷中流传,这要归功于 1580 年代至 1590 年代期间与西方的外交交流以及耶稣会的三个使团(S. Stronge,《莫卧儿皇帝的绘画:1560 - 1660 年的书籍艺术》,2002 年,第 120 页)。这种魅力在《A'in-I Akbari》中得到了最好的记录,Abu'l Fazl 在书中提到 "皇帝(阿克巴)下令绘制王国所有贵族的肖像 (surat)。这样就形成了一本巨大的书:那些已经逝去的人获得了新生,而那些仍然健在的人则得到了永生的承诺"。尽管在阿克巴和贾汗吉尔统治时期,视觉艺术热衷于 "转向个人",但莫卧儿肖像画和 "庄严形象 "的正规化在 17 世纪中后期,在沙-贾汗的统治和赞助下达到了最成功的形式(《1560 - 1860 年印度肖像画》,Rosemary Crill 和 Kapil Kapil 编辑)。罗斯玛丽-克里尔和卡皮尔-贾里瓦拉编,2010 年,第 12 页)。在这一阶段,莫卧儿王朝皇帝的官方肖像必须以侧面而非波斯风格的四分之三视角来展现人物,因为这被认为不太正式,因此只为宫廷中较低等的贵族成员保留(同上,第 102 页)。为了证明这一规则,我们将八幅肖像画分为两组:四幅中亚直系肖像画均采用四分之三视角,沿用波斯肖像画法;另一幅肖像画采用四分之三视角,沿用波斯肖像画法。

164 
前往拍品
<
>

一本带有莫卧儿王朝皇帝及其祖先入画肖像的印度贵族画册,来自欧洲重要的私人收藏 德里画派,莫卧儿王朝北印度,19 世纪上半叶 不透明颜料、墨水和金色,印在绒面纸上、包括八幅莫卧儿王朝皇帝及其帖木儿王朝祖先的立式肖像画,他们端坐在宫廷露台的金色宝座上,俯瞰着郁郁葱葱的花园和自然背景,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的特征、喜爱的服饰和头巾样式,并用多色颜料和黄金镶嵌在同心圆装饰边框中、每张画册的左上角都有编号,并附有黑色墨水标名铭文,标明被描绘的统治者,正面顶部的金色边框上有草书英文铭文,每个人物上方都有椭圆形的金色刻痕,背面则是波斯文的 nasta'liq 字体,背面标有一个长方形的王朝方格,内填姓名、日期和简短的传记细节。29 厘米 x 19 厘米,包括画框在内为 46 厘米 x 35.5 厘米。这八幅精细绘制的肖像画很可能曾是印度宫廷画册的一部分,其中收集了莫卧儿王朝统治者和宫廷精英的肖像和官方肖像,将他们的王朝传承与中亚帖木儿王朝直接联系起来。类似的例子请参见迪拜苏富比,2013 年 11 月 13 日,拍 卖品号 71。代表人物如下Timur (d. 1405); Miran Shah, son of Timur (d. 1408); Sultan Umar Sheikh Mirza II, son of Abu Sa'id Mirza (d. 1494); Emperor Babur, son of Umar Sheikh Mirza II and founder of the Mughal dynasty (d.贾汉吉尔皇帝,阿克巴之子(卒于 1627 年);贾汉达尔-沙阿,巴哈杜尔-沙阿之子(卒于 1713 年);穆罕默德-沙阿,巴哈杜尔-沙阿之孙(卒于 1748 年);最后是艾哈迈德-沙阿-巴哈杜尔,穆罕默德-沙阿之子(卒于 1775 年)。每幅肖像的左上角都有编号,从 1 号帖木儿开始,到 19 号艾哈迈德-沙-巴哈杜尔结束。最初,这本画册肯定还包含其他莫卧儿王朝皇帝的肖像,如阿克巴和沙贾汗,以及 19 世纪上半叶统治莫卧儿王朝的最后三位成员,他们选择德里作为首都,并在那里定居,直到英军占领。肖像画在南亚视觉艺术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从印度文明的黎明开始,雕塑、钱币、建筑和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就成为统治世界的达摩等级制度的有力提示。尽管如此,直到 17 世纪初莫卧儿帝国在这些土地上完全形成和建立,肖像画通常都是通过重复的、标准的 lakshanas(识别品质或认知属性)而非个人肖像的传统表现形式衍生出来的。莫卧儿王朝在印度取得的最杰出的艺术成就之一,就是促进并引领了可识别个人肖像画的出现,这在南亚和伊斯兰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的(《莫卧儿王朝以来南亚的肖像画》,艺术、表现与历史编,第 3 卷,第 262 页):艺术、表现与历史》,克里斯平-布兰福特编,2018 年。Crispin Branfoot,2018 年,第 1-3 页)。众所周知,莫卧儿王朝的皇帝阿克巴和贾汗吉尔都是宫廷人物肖像的热心收集者,他们一定对欧洲肖像画的标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标本在他们的宫廷中流传,这要归功于 1580 年代至 1590 年代期间与西方的外交交流以及耶稣会的三个使团(S. Stronge,《莫卧儿皇帝的绘画:1560 - 1660 年的书籍艺术》,2002 年,第 120 页)。这种魅力在《A'in-I Akbari》中得到了最好的记录,Abu'l Fazl 在书中提到 "皇帝(阿克巴)下令绘制王国所有贵族的肖像 (surat)。这样就形成了一本巨大的书:那些已经逝去的人获得了新生,而那些仍然健在的人则得到了永生的承诺"。尽管在阿克巴和贾汗吉尔统治时期,视觉艺术热衷于 "转向个人",但莫卧儿肖像画和 "庄严形象 "的正规化在 17 世纪中后期,在沙-贾汗的统治和赞助下达到了最成功的形式(《1560 - 1860 年印度肖像画》,Rosemary Crill 和 Kapil Kapil 编辑)。罗斯玛丽-克里尔和卡皮尔-贾里瓦拉编,2010 年,第 12 页)。在这一阶段,莫卧儿王朝皇帝的官方肖像必须以侧面而非波斯风格的四分之三视角来展现人物,因为这被认为不太正式,因此只为宫廷中较低等的贵族成员保留(同上,第 102 页)。为了证明这一规则,我们将八幅肖像画分为两组:四幅中亚直系肖像画均采用四分之三视角,沿用波斯肖像画法;另一幅肖像画采用四分之三视角,沿用波斯肖像画法。

估价 8 000 - 12 000 GBP
起始价格 6 000 GBP

* 不计佣金。
请参考拍卖条款计算佣金。

拍卖费用: 26 %

该拍品的拍卖已经结束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