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西藏 - 金刚瑞母红塔拉རྡོ་རྗེ་རྣལ་འབྱོར་མ或瑜伽空行母yújiā kōngxíngmǔ 或另一种形式,Vajravārāhī、或西…
描述

西藏 - 金刚瑞母红塔拉རྡོ་རྗེ་རྣལ་འབྱོར་མ或瑜伽空行母yújiā kōngxíngmǔ 或另一种形式,Vajravārāhī、或西藏的乌木大基尼月,右手持铃,左手持鹅卵石,在石座上翩翩起舞。第 20 个。 H.33.5 x 13 厘米 总重量:2913 克(含底座)

237 

西藏 - 金刚瑞母红塔拉རྡོ་རྗེ་རྣལ་འབྱོར་མ或瑜伽空行母yújiā kōngxíngmǔ 或另一种形式,Vajravārāhī、或西藏的乌木大基尼月,右手持铃,左手持鹅卵石,在石座上翩翩起舞。第 20 个。 H.33.5 x 13 厘米 总重量:2913 克(含底座)

该拍品的拍卖已经结束 查看结果

您可能同样喜欢

八世欽定大司徒巴丘吉炯涅(1700-1774 年)之后、19 世纪八世广定大司徒巴丘吉炯涅(1700-1774 年)画派风格 噶玛巴大宝法王为明太祖荐福图 西藏,19 世纪。 这幅中国风格的唐卡画描绘了第五世噶玛巴大师德钦谢巴(1384-1415 年)于永乐五年(1407 年)抵达南京,并在灵谷寺为永乐皇帝已故的父母举行祈福法会的故事。 画中的永乐帝头戴黑色带翼纱帽,身着明黄色长袍。他微微转过身的坐姿与南薰殿的画像相似,他的脸倒映在旁边的水盆中,向观者展示了他的正反两面。这代表噶玛巴用镜子或水为永乐皇帝启蒙。 噶玛巴在画中占据主要位置,头戴珠光宝气的黑冠,身着僧侣披肩、袈裟和裙子。他盘腿坐在坐垫上,右手持金刚杵于胸前,左手持金刚铃,表情祥和庄严。画中永乐帝的上方是南京灵谷寺,寺内宝塔光芒四射,彩云缭绕。这与西藏博物馆收藏的近 5 米长的《明太祖普救万民图》长卷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这幅唐卡的创作者一定是参考了西藏的这幅长卷,记录了噶玛巴和永乐皇帝在灵谷寺会面后的神奇场景。右上方是文殊菩萨。 在噶玛巴一侧,三名喇嘛正在向永乐皇帝赠送礼物或举行灌顶仪式,而在永乐皇帝一侧,三名随从正在赠送礼物。唐卡的前景是一个盛开着神圣莲花的池塘。这幅唐卡上印有红色手印,并刻有梵文 "唵嘛呢叭咪吽"(赞美莲花中的宝珠)。 (图像尺寸)79.2x47cm 15000/20000 NOTE 第五世噶瑪巴 德新謝巴 Deshin Shekpa (1384~1415) 法王誕生於南藏涅塘地區一個瑜伽士家中,他母親在懷他的時候,能聽到他在胎中唸「嗡啊吽」咒聲。他一出生不久就坐直,擦一擦自己的臉說:「我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他把黑寶冠等他代為保管之物都給了德新謝巴,並授予所有噶舉的傳承的法教,德新謝巴很快的完成了學習。 为安定人心,宣扬其皇位的合法性与正统性,也为了进一步密切与西藏地方政教势力的关系,加强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明太祖朱元璋夫妇以荐福为名,派遣宦官侯显、僧人智光等携带礼品和诏书专程赴藏,召请在藏区声望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噶玛噶举派第五世活佛却贝桑波前往南京。 另一个说法,传说二十二岁时,明朝永乐皇帝在梦中见到噶玛巴就是观音菩萨,于是寄来金字书写的信函,邀请噶玛巴去中国。自在城門口迎接並尊噶瑪巴為師,對法王非常尊敬。歷史中曾記載,在接下來一百天中,噶瑪巴每天顯現一個絕妙驚人的奇蹟。永樂皇帝將事蹟繪畫在布上並以漢、蒙、藏文字註解《噶瑪巴為明太祖薦福圖》。和以前兩位噶瑪巴一樣,德新謝巴也去五台山朝聖,並視察他的寺院。 永樂皇帝在一場法會中,看見一頂由十萬位空行母的頭髮所織成的黑色金剛寶冠,在上師頭頂上盤旋;皇帝悟到這是因為他的虔敬,才可能見到能助他開悟的法冠,因此他做了一頂寶冠供養噶瑪巴,使人人都可以看到,並獲得加持,這是黑寶冠法會的開始。 據說人們只要看到此寶冠一眼,便得被救渡。皇帝並賜噶瑪巴最高的頭銜「大寶法王」及金印,此後噶瑪巴被尊稱為大寶法王噶瑪巴。 The Yongle Emperor、为了重建元朝统治者与藏传佛教领袖之间的 "僧侣-赞助人 "关系,永乐皇帝多次派使者邀请著名的上层人物来朝。虽然大多数领导人都犹豫不决或无法回应,但噶举派却派出了第五世噶玛巴--德钦赤巴与新皇帝接触。 二十二岁时,永乐皇帝在梦中见到噶玛巴化身为观世音菩萨,于是向德钦谢巴发出了金字邀请函。23 岁的德钦谢巴踏上了历时三年才到达皇宫的旅程。永乐皇帝亲自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