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西班牙风尚流派;16 世纪。

绑在柱子上的基督

木质雕刻和多色染色。

图像表面有缺损。

尺寸:40 x 11 x 12 厘米:40 x 11 …
描述

西班牙风尚流派;16 世纪。 绑在柱子上的基督 木质雕刻和多色染色。 图像表面有缺损。 尺寸:40 x 11 x 12 厘米:40 x 11 x 12 厘米。 这件圆雕表现的是柱子上的基督形象,也被称为绑在柱子上的基督。这是福音书中的一个场景,也是基督教艺术中经常出现的圣像主题,属于耶稣受难系列。该场景发生在耶路撒冷的罗马权力中心本丢-彼拉多(Pontius Pilate)的禁卫厅,耶稣基督在经过不同的考验(亚那、该亚法和希律王)后,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这里。在这段《圣经》情节中,基督被展示在宁愿释放巴拉巴也不愿释放他的人面前。他被剥去衣服,绑在柱子上,在那里受到嘲弄和折磨,包括鞭打和荆棘冠冕。在这幅特殊的雕塑中,虽然看不到荆棘冠冕,但可以看到基督的身体在鞭打中受到的摧残。雕塑家展示的画面中,基督被自己的体重压弯了腰,但身体的其他部分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张力,而是一种专注和沉重的姿态,而不是痛苦。 11 世纪期间,西班牙雕塑主要以说教为目的,其形象被视为一种视觉叙事,始终必须清晰可辨。此时,在哥特式时期开始追求自然主义之前,雕塑语言纯粹是概念性的,以所有人都接受的符号和惯例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雕刻是合成的、有代表性的,而不是自然的反映,脸部的处理也是如此。由于其技术特点,如造型和所使用的色调,该作品可归类为 Mannerist 画派。

54 

西班牙风尚流派;16 世纪。 绑在柱子上的基督 木质雕刻和多色染色。 图像表面有缺损。 尺寸:40 x 11 x 12 厘米:40 x 11 x 12 厘米。 这件圆雕表现的是柱子上的基督形象,也被称为绑在柱子上的基督。这是福音书中的一个场景,也是基督教艺术中经常出现的圣像主题,属于耶稣受难系列。该场景发生在耶路撒冷的罗马权力中心本丢-彼拉多(Pontius Pilate)的禁卫厅,耶稣基督在经过不同的考验(亚那、该亚法和希律王)后,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这里。在这段《圣经》情节中,基督被展示在宁愿释放巴拉巴也不愿释放他的人面前。他被剥去衣服,绑在柱子上,在那里受到嘲弄和折磨,包括鞭打和荆棘冠冕。在这幅特殊的雕塑中,虽然看不到荆棘冠冕,但可以看到基督的身体在鞭打中受到的摧残。雕塑家展示的画面中,基督被自己的体重压弯了腰,但身体的其他部分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张力,而是一种专注和沉重的姿态,而不是痛苦。 11 世纪期间,西班牙雕塑主要以说教为目的,其形象被视为一种视觉叙事,始终必须清晰可辨。此时,在哥特式时期开始追求自然主义之前,雕塑语言纯粹是概念性的,以所有人都接受的符号和惯例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雕刻是合成的、有代表性的,而不是自然的反映,脸部的处理也是如此。由于其技术特点,如造型和所使用的色调,该作品可归类为 Mannerist 画派。

该拍品的拍卖已经结束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