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重要的中国柜子;清朝,约 1720-30 年。

紫檀木,螺钿镶嵌。

尺寸:141 x 152 x 56 厘米:141 x 152 x 56 厘米。…
描述

重要的中国柜子;清朝,约 1720-30 年。 紫檀木,螺钿镶嵌。 尺寸:141 x 152 x 56 厘米:141 x 152 x 56 厘米。 这是一件质量上乘的重要中国发票柜,可追溯到十八世纪上半叶的清朝(1644-1911 年)。结构为花梨木,由简单的凸模和雕刻组成,在下部结构中出现了浮雕、面具和完整的龙的形象。家具的正面和侧面采用经典的镶嵌工艺进行了丰富的装饰,这种工艺使用单独切割和嵌入的珍珠饰片来代替木材,以构成带有人物的精致风景。有些地方也显得很安静,复杂的抽象设计让人联想到有机形态。 家具采用对称结构,由三条街道组成,但这种三方划分在上楣处被打破,小盒子位于界定下部街道的线条上方。家具主体的中央部分依次分为三层:上层和下层,上层有半封闭的柜门,下层是狭窄的中央部分,有一个抽屉和两个方形盲侧板。 两侧的街道彼此相同,都有大门,提供宽阔的装饰面,下面有抽屉(顶部的长方形面板是一个假抽屉,属于门)。家具的侧面保持了空间的这种结构组织,基于相互提供的矩形,尽管它们是盲板。这些面板上还装饰有珍珠母贝镶嵌图案,图案较为简单,空间较为开阔,花卉和昆虫,具有典型的东方风格。

151 

重要的中国柜子;清朝,约 1720-30 年。 紫檀木,螺钿镶嵌。 尺寸:141 x 152 x 56 厘米:141 x 152 x 56 厘米。 这是一件质量上乘的重要中国发票柜,可追溯到十八世纪上半叶的清朝(1644-1911 年)。结构为花梨木,由简单的凸模和雕刻组成,在下部结构中出现了浮雕、面具和完整的龙的形象。家具的正面和侧面采用经典的镶嵌工艺进行了丰富的装饰,这种工艺使用单独切割和嵌入的珍珠饰片来代替木材,以构成带有人物的精致风景。有些地方也显得很安静,复杂的抽象设计让人联想到有机形态。 家具采用对称结构,由三条街道组成,但这种三方划分在上楣处被打破,小盒子位于界定下部街道的线条上方。家具主体的中央部分依次分为三层:上层和下层,上层有半封闭的柜门,下层是狭窄的中央部分,有一个抽屉和两个方形盲侧板。 两侧的街道彼此相同,都有大门,提供宽阔的装饰面,下面有抽屉(顶部的长方形面板是一个假抽屉,属于门)。家具的侧面保持了空间的这种结构组织,基于相互提供的矩形,尽管它们是盲板。这些面板上还装饰有珍珠母贝镶嵌图案,图案较为简单,空间较为开阔,花卉和昆虫,具有典型的东方风格。

该拍品的拍卖已经结束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