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罕见而重要的中国粉彩菊花盘

雍正年款,大概 1723-1735 年
 

深:16.5 厘米,高:3 厘米
 


 

背面标签:Tessier …
描述

罕见而重要的中国粉彩菊花盘 雍正年款,大概 1723-1735 年 深:16.5 厘米,高:3 厘米 背面标签:Tessier Serrou...1923年6月17日 可参见2016年11月30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拍出的一件碗碟,拍品编号3129。 Alain.R.Truong就佳士得拍卖行拍出的这件碗碟指出:"本件碗碟属于雍正时期的一小批精美珐琅彩碗碟,其造型为菊花形,中心绘有圆圈内排列不一的花朵。这组瓷盘有两种类型,一种模制有二十四个裂片,分为两组,本盘属于较大的一组,直径为 23 厘米,较小的一组直径为 15.5-16.5 厘米。这种尺寸的瓷盘已知仅有一件,于 1998 年 4 月 26 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售出,拍得编号 510,可能与本盘为一对。尺寸较小的盘子包括一对成分几乎相同的盘子,香港佳士得,2008 年 5 月 27 日,拍 卖品号:1546;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两只单盘,插图见《故宫博物院藏珍品全集:掐丝珐琅装饰和粉彩装饰瓷器》,香港,1999 年,编号:58 和 59(图 1 和 2)。另一件藏于田民楼藏品,插图见《中国瓷器:高士其田民楼藏品》,香港,1987 年,编号 96,其构图与故宫博物院藏品相似。

86 

罕见而重要的中国粉彩菊花盘 雍正年款,大概 1723-1735 年 深:16.5 厘米,高:3 厘米 背面标签:Tessier Serrou...1923年6月17日 可参见2016年11月30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拍出的一件碗碟,拍品编号3129。 Alain.R.Truong就佳士得拍卖行拍出的这件碗碟指出:"本件碗碟属于雍正时期的一小批精美珐琅彩碗碟,其造型为菊花形,中心绘有圆圈内排列不一的花朵。这组瓷盘有两种类型,一种模制有二十四个裂片,分为两组,本盘属于较大的一组,直径为 23 厘米,较小的一组直径为 15.5-16.5 厘米。这种尺寸的瓷盘已知仅有一件,于 1998 年 4 月 26 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售出,拍得编号 510,可能与本盘为一对。尺寸较小的盘子包括一对成分几乎相同的盘子,香港佳士得,2008 年 5 月 27 日,拍 卖品号:1546;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两只单盘,插图见《故宫博物院藏珍品全集:掐丝珐琅装饰和粉彩装饰瓷器》,香港,1999 年,编号:58 和 59(图 1 和 2)。另一件藏于田民楼藏品,插图见《中国瓷器:高士其田民楼藏品》,香港,1987 年,编号 96,其构图与故宫博物院藏品相似。

该拍品的拍卖已经结束 查看结果

您可能同样喜欢

[GASTRONOMIE] Jourdan LE COINTE - La cuisine de santé ou moyens faciles & économiques de préparer toutes nos productions alimentaires de la manière la plus délicate & la plus salutaire d'afterès les nouvelles découverts de la cuisine Françoise & Italienne 由布里安于 1789 年在巴黎出版--第一版,尤其是三卷的首次印刷日期均为 1789 年,是非常罕见的版本(这是我们无法找到的特殊版本,因为大多数版本至少包括最后两卷,日期均为 1790 年)。 这本令人愉悦的古籍采用半玄色装订,书脊饰有精美的光滑饰纹,扉页和封口处为红色摩尔柯色,有轻微的擦痕,第 3 卷底部有一个小裂口,第 2 卷的书脊略微变黑,但并不严重。 第 3 卷的精美折叠版画装订完好,其中的 11 幅雕版画保存完好。除了扉页、第 1 卷第 11-12 页和第 13-14 页上的棕色污点(以及边缘的小痕迹)外,内页非常清新,没有狐狸毛,但并不严重。 总体而言,这三卷书保存得非常完好。 作者是一位巴黎医生,他的论文非常重要,尤其是从他对烹饪方法和调味料的发现的角度来看。 这部作品后来以《皇家厨师》为名重新出版。 "作者是一位体弱多病的医生,他通过精心制作的饮食治愈了自己。他是 de Hecquet 的弟子,批评法国菜中酱汁和香料过多。他首先抨击的是烹饪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封闭良好的健康炉灶,在这种炉灶中,食物在有盖的低柴火上烹饪,锅具和水壶都有详细描述。书中按照食用顺序列出了一千多个食谱。作者强调清淡的酱汁和精致适度的调味。菜名常常让人联想到意大利:威尼斯菜、米兰菜、皮埃蒙特菜"。Livres en bouche n°227 (Vicaire 507)(Cagle 246.标注了 1789 年的副本)(Bitting 278 描述了 1789 年和 1790 年的副本)。 这是一本关于美食和饮食学的重要著作,保存完好,非常珍贵! 12开本,465页、490页、576页。

非常稀有和重要的克西丝织壁板 12-14世纪 非常稀有且重要的 Kesi 真丝挂毯面板 12-14 世纪 精细编织的四行平行挂毯,每行都描绘了两只大步流星的红色金狮,卷曲的鬃毛和外衣以及长长的尾巴,狮子的嘴和舌头突出,狮子的身体用金线编织,并用红色丝线镶边,周围是茂密的卷轴式树叶,树叶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大花朵、果实和叶子卷须,树叶、棕榈和花朵都是自然色,所有这些都用带有金色细节的多色丝线镶边,所有挂毯都在深棕色的地面上。 63.2 厘米 x 34 厘米(24 7/8 英寸 x 13 3/8 英寸) 脚注: 十二至十四世紀獅紋緙絲掛幅 出处: 1997 年 6 月购于伦敦 欧洲重要私人收藏 來源:於 1997 年 6 月得自倫敦 於 1997 年 6 月得自倫敦 歐洲重要私人珍藏 这块用多色丝线和金属线织成的可翻转挂毯残片很可能是用于制作成衣的布料的一部分,或者是从成衣上剪下的一部分。目前已知的以相同技术和相同设计制作的挂毯残片只有四件,其中两件被博物馆收藏,至少一件被欧洲私人收藏。第一件插图见 Spink & Son Ltd,《纺织品艺术》,伦敦,1989 年,第 15 页,第 5 号,现收藏于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品编号 1991.3,插图还见于 James C.Y. Watt 和 Anne E. Watt,《纺织品艺术》,伦敦,1989 年,第 15 页,第 5 号。Watt 和 Anne E.Wardwell, When Silk was Gold: Central Asian and Chinese Textiles, Cleveland and New York, 1997/1998, cat.no.19, pp.80-82;第二个片段由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藏品编号 DSC08443,第三个片段于 2012 年 11 月 2 日在斯图加特的 Nagel 拍卖,第四个片段来自法国的私人收藏,在 James C.Y. Watt, Anne E. Wardwell, When Silk was Gold: Central Asian and Chinese Textiles, Cleveland and New York, 1997/1998, cat.no.19, pp.80-82 中也有插图。Watt, Anne E.Wardwell,同上,第 80 页,图 28。 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这块碎片经 C14 测试后确定了制作年代,显示其制作于 12 至 14 世纪之间,这表明其他三块碎片的制作年代与此相似,见 Spink & Son Ltd,同上,第 15 页,因此这块碎片的制作年代应为 12 至 14 世纪。对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残片上的彩色纱线进行的染料分析表明,这些染料都是天然染料,其中橙色、大红色和粉红色来自红花植物,红色和深粉色来自树皮,蓝色染料来自靛蓝植物。 Kesi 技术采用了一种被称为 "穿经切纬 "的编织方法,指的是每种颜色都从一个单独的线轴上编织出来,形成不连续的纬线,并通过缝隙、互锁、燕尾榫和其他方法将纬线连接起来,使织物表面的花纹犹如刀刻或切割而成,因此被称为 Kesi 或 "切丝"。这种特殊的编织方法在技术上要求很高,耗时很长,因此制作出的丝绸挂毯非常珍贵和有价值。 这块碎片上描绘的金狮历来被视为皇室的象征。狮子的鬃毛分叉,头部倾斜,这些特征源自萨珊王朝时期(公元 211-651 年)的波斯模型。这些特殊的 kesi 残片与其他中亚丝绸 kesi 不同之处在于,狮子和掌纹以横排的方式重复出现,交替面向不同的方向,采用了受中国启发的不对称布局。与克利夫兰的残片一样,下排狮子头上方的两个小花蕾围着一个阿拉伯字母,这种字母被称为 Kufesque,在中亚的装饰中经常使用。詹姆斯.Watt 和 Anne E.瓦特和安妮-E.-沃德维尔指出,这些克萨碎片的设计中带有浓厚的波斯风格,这表明它们是由维吾尔人编织的,他们被进一步迁往西部,从而将波斯文化和图标传播到该地区,并与生活在中亚的中国工匠交流编织和艺术实践及图案,见詹姆斯-C-瓦特和安妮-E.-沃德维尔,《当丝绸是黄金》(When Silk was Gold)一书。Wardwell, When Silk was Gold: Central Asian and Chinese Textiles, Cleveland and New York, 1997/1998, cat.no.19, p.80。 时至今日,中国存世的唐、宋、元早期丝绸挂毯已寥寥无几。现存的几件挂毯大多出土于中国最北部和西北部的唐代高级墓葬中,以及敦煌佛教石窟中。即使是在中国西北地区盛行的绢丝编织技术,也只是在宋代才得到普及,成为极为珍贵的商品。 有关本拍品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Bonham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