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Pallme König 
小花瓶 
约 1900/10 年 
带镀银底座 
高 9.5 厘米,直径 9 厘米
描述

Pallme König 小花瓶 约 1900/10 年 带镀银底座 高 9.5 厘米,直径 9 厘米

999 

Pallme König 小花瓶 约 1900/10 年 带镀银底座 高 9.5 厘米,直径 9 厘米

该拍品的拍卖已经结束 查看结果

您可能同样喜欢

波希米亚,捷克斯洛伐克,约 1910 年。 新艺术墨水瓶。 模制玻璃,带彩虹色饰面。金属壶嘴和壶盖。 无签名。 一侧略有缺口,几乎看不出来。 出处:西班牙私人收藏,形成于 1970 年至 1995 年之间。 尺寸:6 厘米(高)x 12 厘米(直径):6 厘米(高)x 12 厘米(直径)。 这款新艺术风格的墨水瓶由模压玻璃制成,带有裂片形状。它有一个金属制成的有机圆形盖子。主体采用了中欧现代主义广泛使用的彩虹色饰面,其特点是色度随光线在其表面的入射角度变化而变化,并具有金属外观。这种材料是 19 世纪下半叶艺术玻璃作坊深入技术研究的成果,通过在玻璃基体中添加各种金属氧化物而获得。 在捷克斯洛伐克新艺术时期生产的玻璃中,帕尔梅-柯尼希(Pallme-König)公司生产的玻璃可能最具特色,也最常被他人模仿。1888 年,约瑟夫-帕尔梅-柯尼希和西奥多-帕尔梅-柯尼希为了纪念他们的母亲,创建了自己的玻璃厂,取名伊丽莎白玻璃厂(Elizabethhütte)。虽然这一直是他们的正式名称,但该厂更广为人知的名字是 Pallme-König。1900 年左右,工厂的共同所有人威廉-海博(Wilhelm Hable)申请了专利技术,这项技术使他们声名鹊起,在这个花瓶中就可以看到。这是一种在玻璃表面进行特殊装饰的生产工艺,玻璃丝环绕着玻璃制品。这种工艺最终被称为 "纺纱玻璃",几乎所有波西米亚现代主义玻璃厂(如 Loetz 或 Kralik)都在使用这种工艺。帕尔梅-柯尼希作品的个人标志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玻璃的各种可能性。帕尔梅-柯尼希的作品被收藏在一些重要的新艺术博物馆中,如柏林的布罗汉博物馆(Brohan Museum)、德国帕绍的帕绍博物馆(Passau Museum)和美国的康宁博物馆(Corning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