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bert Grund (1717-1767) 摩西正准备从主那里接受律法书,主在火烟中说话
铜板上的油彩,34.5x25.5厘米。西奈山上的摩西在云中与主…
描述

Norbert Grund (1717-1767)

摩西正准备从主那里接受律法书,主在火烟中说话 铜板上的油彩,34.5x25.5厘米。西奈山上的摩西在云中与主交谈,并从天使手中接过律法书。这个场景描绘了《圣经》中的一段话(出埃及记24:15-18)。圣经主题是格伦德绘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自《旧约》。与加里特主题和风景画不同的是,他可能主要是为特定的赞助人绘制这些作品。这些赞助人包括重要的宗教团体以及来自贵族和教会官员行列的私人赞助人。例如,见Norbert Grund的 "Jacob Wrestling with the Angel",木板油画,13x22厘米,Cistercian Monastery Vyssi Brod: ev. card NG signed O 6994,特别是Norbert Grund的 "Hagar and Ishmael in the Desert",帆布油画,20x31厘米,ev. card NG signed O 6982,位于同一地点。后一个例子不仅符合诺伯特-格伦的典型尺寸,而且特别是符合相同的构成方案。 状况A。 保存在绝对完美的原始条件下,没有任何后来的修复干预,并装在原来的维也纳框架中。

307 

Norbert Grund (1717-1767)

该拍品的拍卖已经结束 查看结果

您可能同样喜欢

部分镀金银和镀金铜合金的韦驮菩萨像 西藏中部,约 17 世纪 喜马拉雅艺术资源项目编号 1828 17.2 厘米(6 3/4 英寸)高 脚注: 一件包裹式镀金银质和镀金铜合金乌什尼沙维迦耶像 西藏中部,约 17 世纪 出版 艾米-海勒,《西藏艺术:追溯西藏精神思想和艺术的发展,公元前 600-2000 年》,1999 年,第 197 页,编号 105。 Meinrad Maria Grewenig & Eberhard Rist(编),《佛陀:佛教艺术 2000 年,232 件杰作》,弗尔克林根,2016 年,第 350 页,编号 148。 展览 佛陀:佛教艺术 2000 年,232 件杰作》,弗尔克林根,2016 年 6 月 24 日至 2017 年 2 月 19 日。 壮观的 Ushnishavijaya 在这尊来自西藏中部的约 17 世纪精美雕塑中,乌斯尼沙维加耶女神以三头八臂的形象示现1。她的右边面容安详,同样向下凝视。左脸凶猛有力,獠牙外露,双目圆睁,毫不退缩。在藏传佛教的修行中,乌斯尼萨维迦耶被用来保佑长寿、净化和幸福。按照传统的图示,她心前持双金刚杵(vishvavajra),右手上部持阿弥陀佛像,左手上部持箭、表示慷慨的手势(varada mudra)、弓和表示保护的手势(abhaya mudra)。靠近胸部的左手曾握着神圣的绳索(pasha);放在膝上的向上翻转的手是一个装有仙药的花瓶。 女神的身体是白色的,这里用银铸成,非常漂亮。这种冷色调的金属具有极佳的美学效果,与底座、光环和装饰物的暖金色以及镶嵌首饰的鲜艳绿松石蓝色形成鲜明对比。从残留的颜料痕迹中可以看出,她的脸部曾被彩绘过。传统的圣像文字描述中央脸部与身体一样为白色,右脸为金色或黄色,左脸为红色3 。在西藏,银这种稀有而昂贵的材料并不常见。另一个例子是宁吉林藏品中的一尊约 17 世纪的佛教女神像4。与此尊一样,宁吉林八臂女神像的四肢纤细,优雅地环绕着躯干。邦瀚斯藏品中的莲花瓣、光环和其他细节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约 17 世纪的 Ushnishavijaya 雕塑(图 1;2007.75a, b)非常相似。此外,它的背面与大都会博物馆的 Ushnishavijaya 非常相似,表明这两座雕塑有着尚未确定的历史渊源。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这件雕塑表达了尼泊尔人的品味,尽管它是为一位西藏赞助人委托制作的,这从它选用西藏人喜爱的绿松石就可见一斑。斯皮尔曼雕塑的特点也可以在西藏中部日喀则塔什伦布寺附近一个著名作坊的作品中找到。事实上,围绕着乌什尼萨维迦耶的火焰光环和她的莲花底座与克劳德-德-马托收藏的一件约 17 世纪的恰克萨姆瓦拉(Chakrasamvara)雕塑非常相似,该雕塑上的铭文证实了它与扎什伦布寺作坊的关系(图 2)。该作坊名为 "扎西吉色"(bkra shis skyid tshal),成立于四世班禅喇嘛洛桑却吉嘉措(Blo bzang chos kyi rgyal mtshan,1567-1662 年)时期,距离扎什伦布寺非常近。创建该寺的目的是培养雕塑、绘画、建筑和纺织工艺品制作方面的优秀人才。 6 Tashi lima 一词的直译是 "吉祥金属",但正如 Luo Wenhua 所说,其最具体的含义是 "塔西吉措"。 简-凯西 2024 年 1 月 1.见 Marie-Therese de Mallmann, Introduction a l'Iconographie du Tantrisme Bouddhique, Paris, 1975, pp. 2.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乌斯尼沙维加亚的铜合金镀金雕塑(图 1)大致与此雕塑同时代,其左手上部保留了一条细绳,穿过弓,落在左手中央。大都会博物馆的雕像左下手仍然拿着盛有灵药的花瓶,这也是斯佩尔曼雕像的原型。 3.3. Mallmann,1975 年,第 389-390 页。另见喜马拉雅艺术资源第 5924 套:https://www.himalayanart.org/search/set.cfm?setID=5924。 4.发表于 David Weldon 和 Jane Casey Singer 合著的《西藏雕塑遗产》(The Sculptural Heritage of Tibet)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