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延安內貌」



1938年攝於延安的第一部新聞片(片長14分鐘),原版35毫米電影正片拷貝,為最 早在銀幕上出現毛澤東鏡頭的新聞紀錄片。



…
描述

「延安內貌」 1938年攝於延安的第一部新聞片(片長14分鐘),原版35毫米電影正片拷貝,為最 早在銀幕上出現毛澤東鏡頭的新聞紀錄片。 又名「西北線上」,由林蒼、徐天翔製片、導演,金昆攝影,中國戰時電影研究會監 制,於1938年3月左右赴延安拍攝,但直到1941年才更名為「延安內貌」得以公映。 展現長征的照片相當罕見,展現其終點延安的照片更是如此。而電影鏡頭更是鳳 毛麟角。尤其難得的是在這部出色的影片中,有史以來第一次在銀幕上看到毛澤東和 其他中共領導人生動的形象,包括劉少奇、丁玲、羅瑞卿、康生等等。 本件「延安內貌」為35毫米硝酸鹽(賽璐珞)膠片原始電影拷貝,片長14分鐘。影 片在拍攝過程中並沒有現場錄音,本拷貝的聲帶由當時的三首革命歌曲組成:「三大紀 律八項注意」;「邊區十唱」(後改編並更名為「軍民大生產」收入大型音樂史詩「東方 紅」之中);第三首不詳。 1974年,該影片的香港製作人之一將此硝酸鹽拷貝出讓,並說明原始底片與所有工 作拷貝都已遺失,這份正片拷貝應是獨一無二了。  硝酸鹽(賽璐珞)膠片對安全妥善的保存有一定要求。因此,後期製作了一份35 毫米安全負片拷貝和4K數字修復版。我們還製作了一份數字樣本,畫面中以對角線分 割,將數字版與原始膠片畫面呈現在一起,以便觀察驚人的修復效果(請見鏈接)。 香港電影資料館的目錄中,顯示館藏有一份不含聲軌的「延安內貌」VHS錄像帶。 在中國大陸,也很難找到這部非常罕見的電影,互聯網上僅有影片信息,但沒有任何視 頻鏈接。如此重要的影片,未在任何中國與黨史相關的歷史場所展映,甚至未有簡單的 存檔。因此,它需要獲得更多的關注,讓大家有更多的渠道得以觀摩。 收藏於普林斯頓大學的一本小冊子包含了對這部電影的推介。該刊物的主題是電 影「滿江紅」(1949),但首兩頁推介了「延安內貌」,稱其為『珍貴革命文獻,全部真實紀 錄』。  Online-Katalog: https://fr.zone-secure.net/29754/1369142/#page=1

在线Online

「延安內貌」 1938年攝於延安的第一部新聞片(片長14分鐘),原版35毫米電影正片拷貝,為最 早在銀幕上出現毛澤東鏡頭的新聞紀錄片。 又名「西北線上」,由林蒼、徐天翔製片、導演,金昆攝影,中國戰時電影研究會監 制,於1938年3月左右赴延安拍攝,但直到1941年才更名為「延安內貌」得以公映。 展現長征的照片相當罕見,展現其終點延安的照片更是如此。而電影鏡頭更是鳳 毛麟角。尤其難得的是在這部出色的影片中,有史以來第一次在銀幕上看到毛澤東和 其他中共領導人生動的形象,包括劉少奇、丁玲、羅瑞卿、康生等等。 本件「延安內貌」為35毫米硝酸鹽(賽璐珞)膠片原始電影拷貝,片長14分鐘。影 片在拍攝過程中並沒有現場錄音,本拷貝的聲帶由當時的三首革命歌曲組成:「三大紀 律八項注意」;「邊區十唱」(後改編並更名為「軍民大生產」收入大型音樂史詩「東方 紅」之中);第三首不詳。 1974年,該影片的香港製作人之一將此硝酸鹽拷貝出讓,並說明原始底片與所有工 作拷貝都已遺失,這份正片拷貝應是獨一無二了。  硝酸鹽(賽璐珞)膠片對安全妥善的保存有一定要求。因此,後期製作了一份35 毫米安全負片拷貝和4K數字修復版。我們還製作了一份數字樣本,畫面中以對角線分 割,將數字版與原始膠片畫面呈現在一起,以便觀察驚人的修復效果(請見鏈接)。 香港電影資料館的目錄中,顯示館藏有一份不含聲軌的「延安內貌」VHS錄像帶。 在中國大陸,也很難找到這部非常罕見的電影,互聯網上僅有影片信息,但沒有任何視 頻鏈接。如此重要的影片,未在任何中國與黨史相關的歷史場所展映,甚至未有簡單的 存檔。因此,它需要獲得更多的關注,讓大家有更多的渠道得以觀摩。 收藏於普林斯頓大學的一本小冊子包含了對這部電影的推介。該刊物的主題是電 影「滿江紅」(1949),但首兩頁推介了「延安內貌」,稱其為『珍貴革命文獻,全部真實紀 錄』。  Online-Katalog: https://fr.zone-secure.net/29754/1369142/#page=1

该拍品的拍卖已经结束 查看结果

您可能同样喜欢

中国 - 光绪年间(1875 - 1908) 连衣裙(陈衣)侧收,淡紫色丝绸上织有水仙花束和 "寿 "字的金线和多色线(kesi),水仙花的茎和叶用蓝色阴影线(san lan)织成。 深蓝色丝绸边框用金线和多色线织成黑底水仙花束和 "寿 "字,并饰有两条用金线和多色线织成水仙花和 "寿 "字的丝带。 蓝色丝绸衬里。 (磨损、污渍和事故) 参考:故宫博物院藏同类服饰,编号:00049560 慈禧太后所穿御服的重新发现。 缂丝金裁玉,雪映天青 清晚期 雪色青缂丝水仙团寿纹衬衣赏析 马晓霞 在晚清宫廷琳琅满目的各式便服中,衬衣无疑是后妃们日常穿着最频繁的一种,其形制为圆领右衽、捻襟直身,两侧无开裾,基本沿袭了满族传统服装的主要元素,同时融合了汉族服装的 "宽衣褒袖",使得穿着更为舒适,外观更为华丽。衬衣原本是指衬在礼服内的短袖单衣,最早可见于道光时期,早期衬衣通常由便袍衣料改制而成,随着晚清宫廷生活日益优裕,以及宫廷服饰规制趋于松懈,衬衣逐渐成为后妃日常服饰的主流。从《宫中朱批奏折》中可以看到,同治、光绪时期的衬衣用量已经超过氅衣,并且和礼服、吉服一样,先由内廷如意馆绘制小样,再发往江南三织造局照样制作。在清宫旧藏的老照片上,慈禧最常穿着的就是这种 "南装"。 本场拍卖的这件雪青色缂丝水仙团寿纹衬衣,正是晚清宫廷衬衣中不可多得的代表作。所有织造面料中,以缂丝最为华贵,素有 "一寸缂丝一寸金 "的说法,此衣通身缂织水仙和团寿纹饰,其中水仙的茎叶以三蓝配色呈现,清丽而柔和。所谓 "三蓝",是以多种深浅不同,但色调统一的蓝色丝线配色,"三 "只是象征性的概数,实际上常不止三种蓝色,有时甚至可多达十余种。三蓝织绣多见于清代汉族服饰,是青花瓷器素雅高洁的审美在服装上的体现。此衣以三蓝缂织水仙茎叶,配以白色花瓣、浅黄色球根和鹅黄色花蕊,将水仙花 "凌波仙子 "的冰肌玉骨表现得淋漓尽致。花叶间点缀石青色团寿纹,使整体布局更显庄重大气,且有 "群仙祝寿 "的吉祥寓意。 晚清后妃服饰讲究 "随本色本花样边",通常来说,衬衣镶边中最宽的一道花边,质地与衬衣面料相同,图案也与面料主题呼应,只是花纹尺寸较小,底色更深;这道宽边两侧再加饰数条较窄的机织绦边,使得整件服装的纹饰主题突出、层次分明。 本场拍卖的这件衬衣正是如此装饰,其领襟的镶边为三道:石青长圆寿字纹织金缎缘、石青缂丝三蓝水仙团寿纹宽边、金地三蓝水仙纹绦,三道镶边与主体服装纹饰浑然一体,有烘云托月且繁而不乱的美感。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件衬衣的底色是最具晚清时代特色的雪青色,雪青是一种浅蓝紫色,因类似阳光照耀雪地反射出的高频蓝紫色光线而得名。 同治朝之前,雪青色服饰在清宫颇为少见,自慈禧当政之后,服饰大量出现雪青色,应为迎合慈禧个人喜好而织造。 此衣缀铜镀金錾花圆扣一枚、铜镀金錾寿字币式扣五枚,这也是晚清宫廷后妃服饰的典型特征。 与其他便服相同,衬衣里子一般选用穿着舒适的素纺丝绸,这件衬衣的品月色里子即是常例。 检索史料,不难发现,此衣与美国女画家凯瑟琳-卡尔(Katharine A. Carl)为慈禧绘制的肖像油画中慈禧身穿的衬衣几乎完全相同(见图 1)。这幅油画完成于 1904 年,画幅高 297.2cm,宽 173.4cm,配上木质雕寿字纹画框及雕云龙纹底座,整体高度超过5米,气势十足。 这是慈禧本人的第一幅肖像油画,也是目前存世最大的一幅。画作完成后,慈禧下旨将这幅 "圣容画像 "送往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参展(见图2),在展会上引起巨大轰动,这是世界第一次看到清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样貌,也是在经历庚子事变后,慈禧为扭转自己的国际形象所做出的外交努力。 历时七个月的世博会结束后,这幅肖像画由中国驻美大使梁诚代表清廷致赠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并在白宫举办了馈赠仪式,之后总统将其转赠给史密森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收藏。 卡尔细腻的笔触真实再现了慈禧服饰的细节,对比画作,我们惊喜地发现,除了底色不同之外,本场拍卖的这件衬衣和画中衬衣几无二致:水仙花的姿态、团寿纹的布局,甚至领襟袖三道镶边的纹饰都丝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