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描述
由DeepL自动翻译。描述准确性以原文为准
要查看原始版本,请点击 此处

中国瓷器 "丝绸生产 "花瓶,清末/民国时期,用粉彩绘有《御制耕织图》中的场景,工人们拿着装有根茎的篮子捣鼓以制造染料,而在树林中,妇女们把桑叶撒在托盘上的蚕中。每个场景都有一首诗和红色的珐琅彩印记,都在斜肩的吉祥佛教纹饰带下,颈部绘有连续的海岸风景图,底有釉下青花六字康熙款,高48厘米。 注:第一首诗描述了将桑叶分给蚕的过程。 分箔 三眠三起余 飽葉蠶局從 眾多搶分箔 早晚磓满屋 郊原过新雨 桑柘添濃綠 竹间快活吟 慚愧麥飽熟 "散落的树叶 过了三冬又三醒。 蚕在叶子上丰满。 众多的蚕儿争夺着散落的叶子。 从早到晚堆满了整个房间。 外边的国家,早春的雨水已经过去。 桑树更添茂盛绿。 在竹林中欢快地歌唱。 谦逊地煮着我们的小米。" 第二首诗描述了舂碓生产染料的过程。 舂碓 娟娟月过墙 簌簌风吹叶 田家当此时 村舂响相答 行闻炊玉香 会见流匙滑 更须水转轮 地碓劳蹴踏 "扑通扑通。 美丽的月亮越过墙头。 风一吹,树叶沙沙响。 农家在这个时候 听得见村子里相互的敲打声。 走在路上,可以闻到香喷喷的玉石蒸气。 人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勺子在液体中滑动。 他们更需要一个水车。 敲打着大地,踩着磨盘。 C.f. 类似的19世纪花瓶在伦敦邦瀚斯拍卖行,中国艺术精品,2013年11月7日,第208号拍卖品。 品相报告 状况报告。珐琅彩有些地方磨损,一般来说,表面有轻微的磨损。没有大的状况问题--总体状况良好。在紫外线下检查。请联系本部门获取更多的状况图片。

london,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