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l 中国 - 晚清。中国官窑瓷瓶(官窑器),青花装饰,球形瓶身中央横向绘六朵不同的花头,花头上有卷枝叶,包括莲花、牡丹、菊花和山茶花,底有莲瓣和卷轴楣,双…
描述

中国 - 晚清。中国官窑瓷瓶(官窑器),青花装饰,球形瓶身中央横向绘六朵不同的花头,花头上有卷枝叶,包括莲花、牡丹、菊花和山茶花,底有莲瓣和卷轴楣,双线纹。肩部在两个下腹和一个上腹之间饰如意楣,其后是与器身相同的横向花卉楣,由一个上腹的缠枝叶相连。 长而外撇的颈部饰如意纹、芭蕉叶、如意头和波浪纹。 光绪年款,底书 "大清光绪年制 "四字。 H.38.8 厘米 参考文献: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类似的作品,插图见《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2003 年,第 233 页以及 Liu Liang-yu "Marchandises officielles et populaires Ch'ing" 1991 年第 5 期,第 255 页。 另一件陈列于上海博物馆,发表于《钟鼓楼全集》,第 15 卷,上海,2000 年,第 255 页。15, Shanghai, 2000, pl. 2; Regina Krahl,《托普卡比萨拉伊博物馆中的中国陶瓷》,第三卷,伦敦,1986 年,插图。三,伦敦,1986 年,图 2564,其中一个带有精致的 19 世纪奥斯曼镀金金属盖。 S. Marchant&Son 的展览目录 "2003 年最新收购 "第 28 页展示了其中一个花瓶。 另一件带有光绪款的花瓶于 1990 年 11 月 13 日在新鸿基拍卖行以第 253 号拍卖品售出,故宫博物院现藏的另一件带有相同款识的花瓶由 van Oort 在《19 世纪和 20 世纪的中国瓷器》中作了说明,Tijdstroom,1977 年,第 47 页。 状况: 状况良好,紫外线灯下无异常,腹部因年代久远有细小划痕。 - 在黑光灯下整体状况良好,腹部因年代久远有非常细小的划痕。 出处: 日内瓦收藏 说明:这是一件明式花瓶: 自乾隆以来,这件明式花瓶一直是御用定制(官窑)的一部分,之后的每个朝代都会定制一定数量。这些官窑器物通常采用前朝的图案,并在底座上刻有在位国王的名字。不过,之后的每个朝代都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差别。 光绪年间,足薄、高、直,略向内收,与乾隆年间一样,足底圆润,盖端有一丝氧化物,但有时内壁略有淤积。包浆细腻洁白,器身以精制高岭土裱糊,不含杂质。蓝色颜料产自云南,色泽细腻浓艳,清澈中略带紫色。

中国 - 晚清。中国官窑瓷瓶(官窑器),青花装饰,球形瓶身中央横向绘六朵不同的花头,花头上有卷枝叶,包括莲花、牡丹、菊花和山茶花,底有莲瓣和卷轴楣,双线纹。肩部在两个下腹和一个上腹之间饰如意楣,其后是与器身相同的横向花卉楣,由一个上腹的缠枝叶相连。 长而外撇的颈部饰如意纹、芭蕉叶、如意头和波浪纹。 光绪年款,底书 "大清光绪年制 "四字。 H.38.8 厘米 参考文献: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类似的作品,插图见《中国清代官窑瓷器》,上海,2003 年,第 233 页以及 Liu Liang-yu "Marchandises officielles et populaires Ch'ing" 1991 年第 5 期,第 255 页。 另一件陈列于上海博物馆,发表于《钟鼓楼全集》,第 15 卷,上海,2000 年,第 255 页。15, Shanghai, 2000, pl. 2; Regina Krahl,《托普卡比萨拉伊博物馆中的中国陶瓷》,第三卷,伦敦,1986 年,插图。三,伦敦,1986 年,图 2564,其中一个带有精致的 19 世纪奥斯曼镀金金属盖。 S. Marchant&Son 的展览目录 "2003 年最新收购 "第 28 页展示了其中一个花瓶。 另一件带有光绪款的花瓶于 1990 年 11 月 13 日在新鸿基拍卖行以第 253 号拍卖品售出,故宫博物院现藏的另一件带有相同款识的花瓶由 van Oort 在《19 世纪和 20 世纪的中国瓷器》中作了说明,Tijdstroom,1977 年,第 47 页。 状况: 状况良好,紫外线灯下无异常,腹部因年代久远有细小划痕。 - 在黑光灯下整体状况良好,腹部因年代久远有非常细小的划痕。 出处: 日内瓦收藏 说明:这是一件明式花瓶: 自乾隆以来,这件明式花瓶一直是御用定制(官窑)的一部分,之后的每个朝代都会定制一定数量。这些官窑器物通常采用前朝的图案,并在底座上刻有在位国王的名字。不过,之后的每个朝代都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差别。 光绪年间,足薄、高、直,略向内收,与乾隆年间一样,足底圆润,盖端有一丝氧化物,但有时内壁略有淤积。包浆细腻洁白,器身以精制高岭土裱糊,不含杂质。蓝色颜料产自云南,色泽细腻浓艳,清澈中略带紫色。

该拍品的拍卖已经结束 查看结果